返回0083 途穷生戾气(第2/3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思有感,不可完全视作武则天的传声筒。

    所以对于薛怀义义气表态一定会将他们兄弟引入参礼,李潼心里是由衷感动。可是现在听到韦团儿这么说,才明白薛怀义的所谓义气应该是要打个折扣的。

    不过倒也不至于因此就对薛怀义再也没有感激,武则天能作这样的授意,这也说明薛怀义在当中没有使坏,甚至应该不乏美言推荐。

    他们一家现在这样的处境,关键位置关键人不作加害,已经值得感激了。

    且不说李潼自己思绪流转,旁侧上官婉儿在听到韦团儿这么说,眉头已经微蹙起来,视线则转为狐疑审视,不断流转于永安王与韦团儿之间。

    此前她就有些不解,自己如此急切前往明堂寝殿传告消息,那是因为此前没有忍住,向武攸暨多说了一句,之后种种都是为了补救这一时的冒失。

    可是韦团儿表现的却是比她还要急切,刚才自寝殿行来,一路便几次催促她快行一些,此刻再向永安王透露神皇心意,言行迹象已经远远超出了体察神皇心意而对少王小作关照的范畴

    韦团儿自是不知两个人精内心盘算,她眼眸一转落向永安王腰际,发现自己前次所送承露囊正被永安王佩在腰间,眉眼不乏舒展,但又有些好奇道“前后赠香,妾自觉后者羽囊精美远胜于前,大王怎么选佩前者这一素囊”

    李潼闻言后心中又是一叹,他是怕了韦团儿的热情,念及此前再赠香的举动,想到今次参礼或还免不了相见,若是没有一个交代,只怕韦团儿还有什么冒失举动,便将此前赠送的承露囊取出佩上。

    之所以不选后者,那是因为觉得后者过于华美,太扎眼。韦团儿身为武则天宠婢,出入相随,有什么醒目佩饰难免会被有心人暗记,若是出现在自己身上,那就实在免不了让人生出什么猜度。

    听到韦团儿发问,他便垂首笑道“守义生性懒散,体中身外,总是眷恋于旧,不逐于新。愧受心意,怎敢再较高低,旧者伴我日久,随身惯在,一点惰性,失于雅衡,倒让娘子见笑。”

    他这话一说出,韦团儿目中光彩更胜,张张嘴似乎不知该说什么,掩口轻笑几声,才又说道“大王真是妙趣盎然,懒散守旧信口说来,也能让听者叹妙。妾却爱逐新鲜,倒与大王略在互补。不知今日赠后,异日相见,大王再作何选”

    说话间,她纤指已经勾在佩囊,径直递入李潼手中。

    李潼这会儿也是懵了,不知该接还是不该接,原来这香囊佩不佩都会出事儿。

    另一侧上官婉儿见到这一幕,眸光更显深邃,她掩口轻作咳声,又对韦团儿说道“礼刻即至,娘子奉御寝事,久离”

    经此提醒,韦团儿也醒悟过来,转对永安王笑一笑“稍后参礼,妾洗耳恭赏大王华曲。”

    李潼拘谨点头,不敢再多说什么,与二兄并送两人离开。见那衣裳背影消失于廊道转角,旁侧李守礼却探过头来,望着李潼手中温香不散的香囊,笑语道“这位韦娘子,真是厚意殊待。我与阿兄未必不是玉立,往来几番,不见加眼啊”

    你可心真大

    李潼白他一眼,又看一眼仍是忧怅满脸的长兄李光顺,轻叹一声“真是侥幸。”

    李光顺心有戚戚点点头,又不乏惭愧道“人事如此险恶,为兄全无定计,非是三郎勇持,几要失守失态啊。”

    三人退回房中,宦者也将茶饮送来,再次叩请侍应不周、叨扰频生的罪过。

    李潼心中虽然常有险策暗揣,但有一点自持那就是很少迁怒无辜,顶了天一点腹诽吐槽,重点还是落在自嘲,也只是缓解心情的抑郁。

    他此前借房中侍立宦者指骂武三思,致歉过后又打听了一下对方名字,暗记在心里,准备稍后请托薛怀义稍作关照。

    这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