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30 千金易得,真心难求(第2/3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需要比价竞夺。到如今,闻讯参与者更多,时价较之故价攀升十倍有余。神都洛阳真不愧畿内大邑,豪富者不知凡几,若没有殿下预示,凭妾手中财力,也绝难作如此大图。”

    李潼点了点头,并没有再说什么。他当然不是什么一心为公的纯正君子,倡议这些在利国便民的同时,也免不了为自己打算。不过杨丽出手便是这么大的手笔,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这些邸铺虽然已经入手且经营起来,但毕竟前后差价悬殊,难免让人侧目。妾已经让人继续由西京入调资财,再加上在京邸铺本身的营收,比照时价陆续将差价补齐,大概秋里就能完成。”

    杨丽讲到这里,抬眼望着大王并说道:“殿下势位崇高,所思所劳都是国计大事,绝不可因此财物短利轻损名誉。钱财滥积、无益于人,如果因为贪吝于此而惹杂情滋扰于殿下,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李潼听到这话微微动容,望着杨丽点头道:“辛苦娘子了。”

    改变新潭的漕运仅仅只是整个漕运改革的小环节,最开始朝廷包括李潼在内,对此也都没有什么足够的重视。所以最初负责此事主要是由都水监牵头联络相关各司腾空仓邸,具体的租售则由北市监负责。

    可是没想到神都商户们对此如此热情,为了能够在新潭周边抢占一处邸铺,大笔钱财争相竞购。

    眼见钱财流水一般的涌入进来,北市监也被吓了一跳,忙不迭上奏朝廷,因为所涉钱款实在惊人,这件事竟然直接被捅上了政事堂。

    眼下朝廷财政已经到了非常困难的程度,突然一笔如此可观的钱财入库,而且一旦细致经营,还有可能会作倍增,自然令群臣侧目。

    武周朝臣们可素来没有不与商贾论利的臭矫情,各司所置公廨本钱便是一个明证。

    意识到这当中巨大惠利可供挖掘,政事堂对于这件事便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很快就调整策略,由南省户部地官领衔主持,尚方监、都水监、司农寺等诸司配合,直接向政事堂汇报。

    朝廷如此重视此事,许多细节也就难免会被披露出来。杨丽先人一步以低价抢买到这么多的邸铺,是很难长久瞒下来的。一旦被人借题发挥,少不了会有许多人事上的纠纷。

    而且武三思进入政事堂后,也一直在操作让其同族武嗣宗继任狄仁杰空出来的地官侍郎职位,以期染指漕运改革所带来的惊人巨利。

    在这样的形势下,李潼也要有所谨慎,不让人抓到具体的把柄。杨丽有这样的觉悟,并不意味的贪图财利,肯主动补齐差价,也让李潼颇感欣慰。

    杨丽又提笔在图纸上点了两个朱点,继续说道:“这两处邸铺,已经补全差价,文契无可指摘。妾稍后便让人将文契送入邸中,殿下可以分赠王妃并孺人家宅。”

    “这大可不必,她们几家各有自立谋生的手段,也不需横财殊加。”

    李潼闻言后连忙摆手道,他虽然品德不高,但也并不是全无节操,见杨丽为操劳这些事务,已经大有清瘦,更不忍心夺产赠人。

    “妾并不是恃财骄人,也知这两家人物出众,无患不立。但神都繁华,享之不易,起居用好,这是人之常情。殿下如今势位正隆,两家子弟享有亲友近昵,未必人人能够笃守清朴。与其放任不理,不如优渥酬赠,量用多少,各有分寸,只是让他们不要有享用不继的忧愁。殿下也能更加专注于事,不受闲情的滋扰。”

    杨丽讲到这里,又低头沉声道:“妾执掌家事以来,托于殿下庇护,家业日有进益,可称无愧亲徒。如今也是为自身打算,与其徒守物用,不如趁此从容,换得真情。妾于殿下,无私无隐,只盼殿下能够恩许,让妾能循情更近,不至于无地可容!”

    李潼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是感触大生,抬手覆在杨丽白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