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58 天南遥远,君恩难覆(第3/6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间,以退为进、从而重新获得主动权。

    即便梁王等仍不相饶,当下也不失反击之力,特别是能争取到圣意站在代王一方,这要比凡事都一味的针锋相对更加有利。

    听完王方庆的建议后,李潼久久不语,王方庆也知让代王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因此并不催促,只是耐心等待。

    过了好一会儿,李潼才又抬头对王方庆说道:“左丞此计我会慎重考虑,稍后还要面圣复命,就不多留左丞了。”

    王方庆闻言后便起身告辞,只是在临走之前又说道:“若、若果真难决,卑职请往扬州。只是李某并非能托大事者,欧公入相才堪维持。”

    李潼闻言后点点头,并将王方庆送出了营外,只是回来的时候,脸色已经变得有些沉重。

    过去这几个月,他虽然典兵在外,但与都中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对于当下局面的形成并不陌生,心中也早已经有了应对的计划。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归都之后第一时间迎来的并非武三思之流的压迫,而是来自王方庆近乎逼宫的建议。当然这么说也不准确,起码王方庆诸种表态让李潼也颇有感怀,单单那番计略的陈述已经近乎投名状。

    不过终究是所处的位置不同,王方庆自以为能够从容缓图的计划,李潼无法接受,也就根本无从采纳。

    王方庆是希望能够将漕运诸事乃至于江南人士未来在时局中的地位与他捆绑得更深刻,但身在李潼的位置上,他也清楚单凭这方面之力并不足以确保自己进退从容,乃至于插队成功。

    李敬一在都中的瞎折腾,是让李潼如今进退两难的直接原因。这也的确暴露出他根基浅薄的一个弱点,河北大族们向他靠拢,考虑更多是借他成事、而非助他成事。

    如果说此前心里还有一些犹豫,那么现在李潼更加笃定他所选的一条出路,妈的老子谁都不靠,想干就干!

    肃岳军午时归营,到了傍晚时分,有宫使如此传命召见。在入宫之前,李潼召来狄光远,对他说道:“今次入宫,我将荐狄公为相,若是不成,且如前计。狄郎不必留营,归家告信吧。”

    狄光远听到这话既惊且疑,他父亲此前是通过他的手向代王传递过一封信件,狄光远不敢私启览细,因是不知详情。

    可是听到代王这么说,顿时便意识到他父亲与代王应该是达成什么了不起的共识,于是他便点头道:“卑职领命,这便归家拜父。”

    安排狄光远离营之后,李潼便跟随宫使往禁中而去。

    一路穿过大内北侧几座小城,当抵达玄武门时,李潼便见到羽林军两位大将军都在此门驻守。

    左羽林麹崇裕一如既往的不苟言笑,右羽林武攸宁望向他的眼神则就颇存不善,安平王武攸绪被囚车引回的消息已经在北衙扩散开,这自然让他们武家人大感不满。

    李潼向麹崇裕点了点头,并横了武攸宁一眼,连表面的客气都不再维持。

    禁宫之中七折八转,当来到圣驾所在的殿堂中时,天色已经完全的黑了下来。

    还未入殿,李潼便听到里面传出丝竹笙歌,及至步入殿中,才发现殿堂里不独有他奶奶武则天,自家家人与太平公主一家也都在殿中。

    殿中众人齐齐将目光落在代王身上,寄情各不相同,李潼对诸视线略作回应,然后趋行入前见礼。

    “戎行辛苦,不必拘礼,今日特置家宴,贺儿郎凯旋,快快入席。”

    武则天垂眼看着李潼,脸上满满的温和笑容。

    李潼闻言后才起身,又向娘娘房氏与太平公主同定王武攸暨分别见礼,然后才退入自家两个娘子席中,两手分别拍拍娘子手背,情意各有体会。

    因为没有太多杂人在场,这所谓的家宴氛围倒是不错,李潼方一入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