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62 助朕杀贼,彰我威严(第2/4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登时便有几分不悦,张嘴便欲呵斥,却被皇太后摆手制止了:“赤子情怀,不擅矫隐。人情冷暖,概有前因,无谓苛责少辈。”
    “终究是儿不善教养,一个个劣态外露。”
    皇帝自惭一叹,摆手斥退一干儿女,又看了一眼侍坐在母亲身侧的太平公主,稍作沉吟后才开口道:“阿妹能否允我与阿母独处私话短时?”
    太平公主闻言后,眉梢蓦地一扬,不悦道:“圣人位在至尊,言行任性恣意。愚妇何幸之有,岂敢坐承如此人情之问!幸在所犯无干法纪,只是殷勤侍奉阿母,我若不允,圣人将何罪惩我?”
    “太平,你这又是我实在c请你体谅阿兄的难处,我现在委实没有精力再与你吵闹旧事。”
    听到太平公主如此阴阳怪气,皇帝眸中闪过一丝羞恼,
    但片刻后只是低头一叹,语气中颇有颓丧。
    太平公主连日来诸种苦闷,自然不是皇帝放低身段几句软语就能化解,只是见母亲对她略作颔首,才冷哼一声c忿忿起身行出殿堂。
    等到太平公主离开,一些侍立的宫人们也退到了帐幕后方去,偌大殿堂中只剩下母子两人。
    皇帝神情略显急促,低头避开母亲审视的眼神,几番张嘴才涩声道:“革命之后,我常有要强之想,但终究不得不承认,小器狭量,确是不如阿母得人。西军前路已经入都,由定鼎门入城,纵马天街,直入上阳宫”
    皇太后听到这话,眸子闪了一闪,望着一脸颓丧的皇帝说道:“你仍是觉得慎之这么做是冒犯?是觉得你已经没有能力庇护你母?”
    皇帝闻言后惨然一笑,摇了摇头,但接着又点了点头:“被一个少辈如此见轻,确是难堪。但如今都畿形势确是已经不容乐观,诸种扰乱,倒也不再差这一桩。若心事之说,雍王此举反而让我松一口气,不必因我一人昏庸而有害阿母性命”
    “李思训等人也投了雍王,唉,他们本是身负朝廷群众厚望c出城阻拦雍王东行可现在,他们背弃前命,与雍王同声施压朝廷!阿母,你教养出一个了不起的孙子,雍王他专据关西已经年久,结果现在却反诘我执国器以来戎祀不兴
    我不是在作什么抱怨,只是觉得他如此声讨,的确是有些强词夺理了唉,权势之内,哪有什么人情可存,跟阿母你c跟雍王相比,我确是有欠权变。甚至就连三兄c三兄他久在江湖之远,但如今论及朝野中人望所孚,都远胜于我”
    李旦断断续续的讲起来,语调中满是失落与惆怅,也没有什么头绪可言,大有一种积郁于怀c不吐不快的意思。
    皇帝这一番絮叨所言及诸事,有的皇太后已经知晓,有的则就是刚刚知晓,比如庐陵王私逃归国一事。毕竟她对外界情况的了解最主要渠道便是太平公主,而最近这段时间,太平公主本身行动也受到了限制,母女两人都是近乎与世隔绝,甚至就连雍王将要归国这样一桩大事,都是在皇帝诸子女送入上阳宫后才知道。
    所以在听到皇帝这一番絮叨后,皇太后也才了解到神都局势居然已经混乱到了这一步,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望向皇帝的眼神转为冷峻。
    “内外失衡c竟已如此严重满朝人心浮动,朝事尽废,雍王一言递入都中,顷刻间门下聚书数百c议论西迁这些人本身已经全无君父大义,可笑竟然还”
    皇帝两眼茫然c思路也是混乱至极,想到什么便随口漫言。
    “够了!”
    皇太后终于忍不住,拍案冷哼一声,等到皇帝收声望来,她才望着皇帝叹息道:“四郎,治国从来不是一桩易事。你入朝之后所历诸事如何不说,眼下内外已经如此忧困,却仍在此闲苑絮语,于事何益?你母一介失势老妇,除了几分耐心,更能助你多少?
    若眼下连相与共权论事二三人都无,那我给你只有一个建议,顺势而退。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