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826 逃人不追,大开武举(第2/4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府兵制运行以来,最兴盛的时刻天下折冲府足有六百余个。但在此前王孝杰所审定计点中,最近几年中尚有兵员番上宿卫的只有三百多个,其他的已经明令裁撤,有的则名存实亡。
    军府数量直接折损过半,而仍有番上十事迹的折冲府,缺额也是极为严重。原本上府兵员满额应为一千二到一千五百员之间,可是现在能有百人已经算是不错。
    不过从高宗时期开始,便开始征募长征健儿,尽管高宗宾天之际放免了一批,但之后数年又连有征召。这一部分兵员,除了分戍诸边之外,剩下的大部分军籍也都被分配在两衙之中,成为在籍的军户,但又不同于此前的府兵。
    如今朝廷的宿卫力量,还是以原本的行台军队为主体,对于原本的两衙军事人员接收度则就不够高。
    再加上李潼去年进入东
    都洛阳的时候,原本的两衙军事指挥系统基本上已经崩溃,虽然靖国时期朝廷也是连宣制敕,号召诸府甲员回录军籍,但是效果则就有些不佳。
    毕竟原本的府兵起码还有折冲府与已经残废的均田制托着,可是那些连年征募的健儿们,几乎不享有任何兵役所带来的特权。再加上当时朝廷新乱方定,北方又边情严峻,那些亡散的兵众们又怎么会再主动返回。
    按照王孝杰所所整理的军籍资料,在前年与突厥交战前夕,南衙所掌握士籍仍有将近九万之数。这一部分兵员,有的被增派到幽州,有的则编入河东道行军北上抗击突厥,但除了这些外,仍有五万多甲籍不知所踪。
    过去这段时间里,兵部也在认真核计这些旧事资料,层层耙梳之后,也仅仅只梳理出来两万多的兵籍能够与实际的人事吻合上来。但剩下仍有三万多将士,则就是声不见人c死不见尸,彻底的失联,朝廷对于这一批兵源已经失去了控制。
    李潼倒不是担心这一批兵员或会聚众为祸,毕竟按照籍册上的显示来看,这一批兵员虽然数量不少,但成分也都极为复杂,既有原本的军府府兵,也有逐年以来所征募的健儿,其征募服役的年限跨度足有二三十年,其籍贯也都分布于天下各州。
    就连已经恢复了行政组织与调度能力的朝廷都不能将这些兵员有效的重新纳入掌控中,如果有什么在野之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李潼非但不会强力镇压,反而要把这样的人才请入朝中给以重用。
    这是需要多大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才能完成一个中央朝廷都做不到的事情!
    但话说回来,这不知所踪的三万多人,终究都是受过正轨军事训练c且都曾经拥有过征战经历的老兵,放任分散于野,若生机还有着落那倒罢了,可一旦迫于生计而落草为寇c为祸一方,普通的乡民们乃至于州县一般治安人员都未必会是他们的对手。
    可朝廷又不能为了地方上的这一点扰患便分遣大军,不断的巡察州县定乱,还不敢轻易加强地方官府的军事组织能力。
    所以如何有效的将这些人重新纳入朝廷管制中来,也是让人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所以李潼便想了解一下原来的洛阳朝廷是打算如何整顿军事,希望能稍受启发与借用。
    但挺不巧的是,原来洛阳朝廷负责相关事宜的官员们大部分都已经遇害或是伏诛,毕竟能够担当这种重要任务的,必然也是此前朝廷的显贵与相王心腹。而作为主要负责人的王孝杰,便成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听到圣人所询问的是这一个问题,王孝杰也松了一口气,继而便沉思起来并说道:“南衙军机荒废已经不是短时,臣旧所扩军籍主要是采天授之后所参宿卫之众。五年之内有参宿卫籍名c诸府长上c兵部军阶升降以及比部勾检细则,卫尉及太仆器械c军马使计,合扩南衙在籍之军九万七千六百余员”
    相关事情李潼早已了解,但在听到王孝杰的讲述后还是点了点头,这种统计方法还算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