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884 才士充盈,方可维新(第2/3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让吐蕃在许多事务上深受困阻。早年他兄长钦陵便有意效法唐制,也设立三省六部类似的分曹机构,可是一通忙碌下来,却是越忙越乱,非但不能变的更加有效率,甚至连往年旧态都有不如。
    赞婆表面上虽然不像他兄长钦陵那样沉迷于各种大唐的文化与氛围,但其实骨子里对唐人的法度崇慕甚至还要超过他的钦陵。
    倒不是说他们兄弟全都是身在蕃营心在唐的向义之人,而是深受他们父亲东赞的影响,认为唐家的法度与文化等各种气象,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
    大丈夫生而于世,既然有权势可供伸展,又怎么能甘于人后?当然要向人间至极的去效法c去超越,至于其他等而下之,只有庸人才会为此记挂c劳碌。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志气或者说狂念,才显得他们噶尔家与国中那些权贵们格
    格不入,而这也是他们遭到国中排斥的原因之一。
    既然刘禺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赞婆便也不再赖在此处继续缠磨,直接便起身告辞。
    刘禺见案头上积存事务已经不多,便又站起身来说道:“终究是圣人亲嘱事务,当下又逢餐时,足下若不急去,不妨留此简用堂食。”
    见识到这位市贸令是如何专情于事,突然受此邀请,赞婆心中竟生出几分受宠若惊之感,当即便笑语道:“给事若不以恶客相扰过甚,这自是我的荣幸。”
    “那便请蕃客稍等片刻。”
    刘禺先抬手让人将赞婆引出,然后又召来吏员c快速的吩咐了几句,未及处理的事务暂且封存起来,等到行出厅堂的时候,恰好便到了衙署用餐的时间。
    赞婆跟随刘禺一同进入了食堂,彼此坐定后,本以为应该还会有一些谈话交流,可是等到餐食送来后,刘禺竟然只是埋头用餐,根本就没有与他谈话的意思。
    看到这一幕,赞婆不免又是哑然失笑,看来的确是自己想多了,对方说留自己用餐,也只是单纯的用餐,还是因为恰好赶在了饭点上。看这架势,时间若再早一些或晚一些,自己只怕都要哪里来的便哪里去,根本不会被挽留。
    虽然这位市贸令委实不擅长交际,但市贸司食堂的饭菜还算丰盛。虽然说这多半也不是为了赞婆而特意准备,而是市贸司事务忙碌所给予的犒奖,不过有美食入腹,赞婆用餐还算愉快。
    用餐完毕后,赞婆本来还打算留下来饮上两杯热茶消食,但刘禺却已经离席而起,并将一份早已经写定的手令递给赞婆并说道:“稍后自有事员导引,足下持此手书,于诸官仓可以畅行无阻。”
    说完这话后,刘禺便径直而去,而赞婆见状后便也不再继续停留,端起仆员刚刚送上c还有些滚烫督茶水一饮而尽,咧着嘴稍作哈气,这才对负责导引的吏员点头道:“有劳了,这便行罢。”
    长安城周边官仓林立,用于收储商货物料,想要在一天之内便逛完并不容易。不过眼下赞婆也并不再急于离去,相关情况大可以交代心腹随员快马回报,而他则留在长安城中,一边处理好商贸事务,一边等待参加西康女王的入宫册妃之礼。
    午后这第一站,赞婆便打算先往京南少陵原的官仓去看一看。
    少陵原官仓由万年县兼管,城内城外的仓邸足有近百座之多,仓监官衙则设在城南通达坊。通达坊即就是原本的通济坊,因避当今圣人讳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当赞婆一行来到通达坊外时,便见到坊门前排队等候入坊的人马车架极多,几乎将坊外的街道都给完全堵住,人烟稠密不逊于东西两市。哪怕有着官差前后护引,赞婆一行还是花了半个多时辰才挤入坊中。
    通达坊本就是京南漕运的一个汇集点,如今随着关中商贸更加的繁荣,更完全的成为了一座商坊。除了官府设立在此的一些衙署与仓邸之外,其他的便是众多商社行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