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901 禁绝胡僧,唐法入蕃(第3/4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手段能够直接决定军事上该要如何针对吐蕃进行打击。
    如今,陇南c川西以及滇南等边疆地区,都已经在朝廷正式的规划与策略当中,而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重视起来,那就是西域。
    在入朝之前,王孝杰还曾经担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安西大都护,对西域的胡情同样是非常的了解。眼下的大唐,尚不足以再继续增兵西域c展开什么大的军事计划,羁縻联系则就要有所加强。
    所以接下来与西域诸邦国之间的交流也要重视起来,这也是李潼选择王孝杰担任鸿胪卿的原因之一。
    抛开后续一系列的事务规划暂且不谈,稍后王孝杰新官上任,李潼眼下正有一桩事务安排给他,那就是担任西康女王入宫的礼仪使,并且出面接见来自吐蕃的使者。
    “蕃使此来,其意仍在试探,无非想要窥摸清楚朝廷究竟能有几分精力投入于彼方。借道西康,是其试探核心之计。当然眼下蕃使最关心的,则是青海情势。大将军此去接洽,借道西康一事可以谈,但对青海噶尔家相关一应问题,全都不必回应。他们如果还要谈,那就继续谈下去。如果不愿再谈,那就礼送出境。”
    此前接着骊山演武一事,在亲自与蕃使的交谈中,李潼做出了一些将要出兵漠北的暗示与假象,让吐蕃方面认为大唐眼下没有足够力量干涉西疆的情势变故。
    这计策本谈不上巧妙,无非是吐蕃国中本就希望大唐国计如此。无论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吐蕃的这一番内患也已经到了必须要尽快解决的程度。
    噶尔家选在这个时间点争取与大唐进行一些商贸活动,无疑会加剧其国中针对动手的决心,这一行为可以说是饮鸩止渴,就算从大唐获取到一些物资的援助,也将不会再有时间让他们休养恢复。
    但大势所趋,本就不存在什么机巧,形势发展到如今这一步,噶尔家要么消极不动c力量被逐渐的耗干c坐以待毙,要么争取一切可以对当下处境稍作改善的助力
    ,从而奋力一搏。
    至于大唐在这当中的定位,就是一个坐望鹬蚌相争的渔翁,所做的一切自然只是为了让这一场冲突爆发的更加猛烈。
    蕃国再遣使臣,当然不是还幻想着大唐对此能够置身事外c不要下黑手,只是想更加摸清楚大唐干涉力度几深,有没有可能通过西康c威胁大唐不要干涉的过于深入。
    所以大唐接下来对西康的态度如何,看起来似乎跟青海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能够影响着吐蕃派往青海的兵力多少。
    如果大唐在西康问题上过于强硬,吐蕃未必敢于倾巢出动去进攻青海c剿灭噶尔家,可如果大唐表现的不够强硬,相对而言吐蕃的顾忌便会更少。
    李潼虽然选择在这样关键时刻对噶尔家提供一些物资援助,但并不意味着他对噶尔家就存有什么善意,当然希望吐蕃能够更加凶恶的打压噶尔家,双方对碰的越凶狠,对于大唐收复青海就越有利。
    如果能像历史上那样,钦陵这个噶尔家最出色的人物在交战中直接丧命,而大唐则接收噶尔家的残余势力,作为将青海重新经营起来的一股助力,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当然,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任何奔着一个笃定目标进行的战略计划都难免会与现实有所脱节。所以眼下也只能是大方向的不失把控,至于细节方面,则就随机应变。
    对于圣人的一番指使,王孝杰听得很认真,接着又发问道:“若蕃使仍要谈下去,那么臣又该如何应对?”
    “西康可以借,但是西康城与大佛寺不准蕃兵进入。同时,吐蕃要确保我大唐人货出入的安全,若有相关加害的恶行,吐蕃若不能交出凶手c归还失货,则陇南驻军同样会进入西康,吐蕃若敢阻拦,则断绝邦交,彼此再为敌国!”
    这样的条件,强硬中透着一丝色厉内荏,也是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