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918 尽力而为,不负此生(第3/4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一次的隐忍。
    其实无论钦陵掌握了多么确凿的证据,赞普都可以拒不承认,一味认定钦陵就是冤杀吐谷浑小王,从而继续对噶尔家发动威逼进攻。
    但如果局势真的这样发展,那么君臣政斗的核心便不再是权力的分配结构问题,而是吐谷浑小王究竟有没有反叛。
    通过这种矛盾的转移,钦陵自然可以凭着手中所掌握的确凿的人事证据c来撕开国中已经形成共识与同盟的那些权贵们,从而可以借用一部分国中力量与赞普进行对抗,甚至更进一步提出罢黜赞普。
    赞普应该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并没有就此继续纠缠下去。一俟察觉有另一桩大事足以引开国人针对噶尔家专权一事的注意力,便快速的改变了策略。
    其实钦陵所准备的证据,赞普根本就没有验看,他只是听了钦陵的一面之辞,旋即便表示吐谷浑小王的确是罪有应得,而钦陵则平叛有功。
    赞普之所以这么做,当然不是因为慑服于钦陵的凶威,而是定下一个共识与基调,那就是国中无论是什么人c地位有多高,只要通唐,就必须死!
    这一次的退步,正是为了下一次更加猛烈的打击噶尔家而作铺垫。毕竟吐谷浑小王通不通唐还在未可,但噶尔家是铁定与大唐存在某种沟通与交易的!只不过眼下国人已经被撼动得人心浮摇,并不适合直接对噶尔家发动征讨。
    而其实在这一番构计中,钦陵也刻意给赞普留下了一个发难的借口,那就是他在攻杀吐谷浑小王的时候,顺便连出身悉多野家的墀邦公主一并给解决了。
    从钦陵内心而言,他是希望赞普能够就此大作问责与重罚,甚至都做出了主动让出大论之位的准备。毕竟眼下他这个所谓的大论,权力已经被架空,已经不可过问国中任何事务,仅仅只是一个虚称而已。
    通过这种虚名上的主动让步,可以向国中权贵们表态让权,如此可以极大的缓解他们对噶尔家的敌视与排斥,
    可以让噶尔家在海西待得更加安稳。
    可是他递出的这一把柄,却被赞普直接推开,就墀邦公主遇害一事,仅仅只是对钦陵罚钱了事。这在一般人看来,或会觉得大论钦陵仍是威猛十足,就连赞普都不敢轻易降责。
    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赞普并不满足于对噶尔家如此简单的惩戒,他要的是钦陵死c要的是将噶尔家连根拔起!
    如果噶尔家仍然在国中掌握不菲的势力,他当然顺势拿掉钦陵的大论之位,可现在,噶尔家已经完全被排斥在外,留下钦陵这一虚名才能让国中权贵们同仇敌忾。干掉了钦陵,再讨论大论之位该赏赐谁家。
    人的身份处境不同,所产生的忧虑与思量自然也就不相同。积鱼城一事虽然给噶尔家处境带来了一定的转机,但却绝不像普通族人们所以为的那么大的改善,甚至可以据此小觑乃至于放弃与大唐的交流。
    起码,从赞普所流露出对噶尔家必欲斩草除根的杀意来看,噶尔家非但不能断绝同大唐的往来,甚至还要有所加强。因为就连钦陵自己,此前也没想到赞普对他的杀意竟然如此坚决。
    “赞普此番进驻积鱼城却未见功,势必不会无功而返,挟取东域乃其当然之选。你近日再往海东一行,告知唐员若欲与海东再论长短,唯择我一家。此前凡所约定,继续执行,只要唐国不计议弃我,我必不悖盟!”
    虽然眼下仍然不免要向大唐求援,但跟此前的一味弱势相比,眼下总算是掌握到了一定的主动权。
    通过此前那番操作,既将国中赞普的一部分火力分化到东域西康,不再由噶尔家一方承受。同时,吐谷浑小王一事必然也会给大唐的羁縻势力带来一定的猜疑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唐也势必需要加强同噶尔家的合作,毕竟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赞婆闻言后便点了点头,但接着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