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处裴继安在打听翔庆同京城的事情,另一边,沈念禾也跟着郑氏一同出了门。
断断续续下了几场雪之后,京城当中终于放晴,各处瓦子、酒肆也热闹起来。
大魏承袭大燕,民风开放,并不要求女子日夜守在闺中,是以少男少女都爱外出游玩,郑氏在京中长大,虽是离开多年,对从前的事情多少也有几分记忆,便把沈念禾带到自己常去的一间酒楼里。
此时尚未到饭点,那酒楼当中却已经坐了七八分满。
两人一到门口,就有小二上来相迎,殷勤问道“两位是吃饭还是听书”
郑氏道“在一楼捡张不碍事的桌子出来罢。”
那小二笑着打了个喏,应了一声,将二人往里边让。
郑氏就便走便向沈念禾道“这一家做的酥黄独总比别家的好吃,有人说里头掺了曼陀罗杍,会叫人吃得上瘾,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我离京已经许多年,总还时常想起来那滋味。”
小二在前头听到了,连忙回头道“这位娘子莫要听外头胡乱传话,咱们家可不敢用那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掌厨师傅手艺好,才能有这般名头罢了”
又道“今日有李大孃来说书,小的给两位挑个近的位置罢”
能在京城的大酒楼子里当迎客跑堂,应变的能耐自然是能拿得出手的,他听得方才郑氏说“离京已经多年”,还极贴心地解释了一回,道“那李大孃是这一二年间极有名气的说书娘子,也不说戏折,只把前朝趣闻密事一一道来,难为她不晓得从哪里打听得来的许多轶事,上至高官权贵,下至寻常百姓,色色都有,偶尔还间夹着几桩今朝事,京中许多人都爱听”
听得有秘闻趣事,郑氏便点了点头。
那小二果然寻了个不远不近的位子,又报了一通长长的菜名,郑氏看着点了几个,正在等上菜的间隙,向沈念禾介绍道“这酥黄独却又有另一个名字,唤作懒残芋,取自煨芋谈禅之意,十分有禅思,凡举沾点文气的都爱点。”
沈念禾听那名字十分奇怪,问道“什么懒残芋”
郑氏见沈念禾不知,便解释道“这是前朝的事情了,多半你对这些个史说不感兴趣,所以没有听过说的是燕朝时太宗皇帝李附少时郁郁不得志,因他出生时难产,又相貌平平、个子矮小,不仅不受父母宠爱,还常被家中兄弟欺负,十岁时便愤然离家,并未带得分文在身。”
她简单把典故说了一遍。
原来燕太宗李附一路与寻常百姓同吃同住,甚至还和着僧人一起乞讨饭食,只是那些个僧人不知他来历,见其可怜,便指点他去衡山上封寺中寻一个僧人,法号唤作“明智”的,因那明智和尚十分懒惰,从不自己化缘,只从同伴僧钵里讨吃残羹剩菜,又瞎了一只眼,是以被人起了个绰号,唤作“懒残僧”。
李附去得寺中,却见那明智和尚正在拿干牛粪煨芋头,不管自己说什么,全做不闻,等到芋头熟了,却是先吃了半个,另半个丢在地上,同他道“莫要多言,自去领二十一年皇帝罢。”
果然李附登得帝位,做了二十一年整的皇帝。
再说他登位之后,特地遣了使者去请明智和尚去京中面见,然则那和尚只在火边煨芋头,任由鼻涕滴到胸前了也不去管,那来使劝他赶紧擦擦,才好去面圣,和尚却说,哪有功夫为俗人试涕。
这话传进宫中,燕太宗李附却是抚掌大笑,赞道“煨芋谈禅,不愧明智之名。”
郑氏说完,却是叹道“事件都夸燕太宗虚怀若谷,纳谏如流,乃是难得的明君,由此可见一斑”
沈念禾听得目瞪口呆。
自己那义兄李附自小长得高大,又相貌英俊,极得母亲同祖母宠爱,仗着这两人撑腰,只有他欺负兄弟的份,几个兄弟哪敢欺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