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9章 莫非这些稻谷有什么不一般?(第4/4页)  大唐孽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玄策两眼放光,激动的手都有点发抖了。

    就连尉迟环和房遗爱,内心也是一片激动。

    真要是这样,自己就要青史留名了吧?

    把这么重要的种子从南洋带回长安城。

    “怎么可能,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李宽的话像是一盆凉水,直接泼到了众人头上。

    不过,片刻之后,他们又都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说南洋水稻产量高的是你,说人家水稻可以二熟甚至三熟的也是你。

    可是偏偏你又说大唐的粮食不可能翻几番,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我也是学过算学的啊。

    “南洋的气候得天独厚,一年四季都很暖和,所以水稻才有可能三熟。但是放在大唐的话,除了崖州附近的区域可以三熟,其他江南地区就只能两熟。放到关中地区,如果品种选的好,也可以一年两熟。而河北道和河南道等地,大部分都只能一熟。”

    李宽这么一解释,王玄策他们倒是理解了。

    “王爷,即使如此,也完全值得大力推广啊。”

    “当然,要不然我怎么会专门浪费宝贵的运力来装载稻谷呢?”

    李宽可不想跟推广菘菜一样,在暖棚里育种个好几年。

    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唐来说,直接种植个几万亩水稻,看看那一类型的种子产量最高,就按照哪个来推广就行。

    反正横竖都是比大唐此时的水稻要好的。

    至于林邑的水稻,占城的水稻和真腊的水稻,到底哪个更加适合大唐,以后慢慢辨别就是了。

    反正现在运输回来的稻谷,哪个地方的都有,真要去辨别,一时半刻也没人区分的开来。

    所以李宽准备干脆先在楚王府的地里面全部改种水稻吧。

    等明年水稻的产量出来了,再去谈水稻的推广才有意义。

    毕竟,在这个有饭吃就是压到一切的年代,哪怕是李世民也不敢随意下旨大规模的推广一种粮食。

    这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些农夫是真的会揭竿而起的。

    人一旦没有饭吃,那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的。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