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0章 又是这一套,朕不信了!(第3/4页)  大唐孽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看到李世民仍然面无表情的模样,李宽只好接着说下去。

    “这几年,长安城中,不少勋贵都通过开始作坊,或者拓展贸易,挣了不少钱。这些钱啊,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砍头的危险。要让勋贵富商们把这些年挣的钱财投入到边疆地区,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前提是能够让他们挣到更多的钱。”

    虽然对李宽张口闭口钱钱钱的有点反感,不过李世民还是点了点头,认可了李宽的说话。

    “以前,云中都督府的那些地,只能用来放牧,而我们唐人并不是很擅长放牧,再加上安全没有保障,所以这些地,哪怕是赏赐给大家了,也没有人会真的派家里人去经营,普通百姓就更加不愿意了。但是,如今的局面已经不同了,短时间内,至少河东道北部是非常安全的。”

    李世民:“单凭这个应该不足以让大家将精力花在边疆地区。”

    “当然,没有足够的利益,再安全也没有人去的。不过,如果在那边种植一亩地,收益是关中地区的十倍的话,那还有没有人去呢?”

    “十倍?”李世民瞪大了眼睛,“棉花种植的收益有这么高?还是说你想在那里种甘蔗?”

    李宽最近一年在折腾的作物,无非就是南洋水稻、棉花和甘蔗。

    很显然,在云中都督府那边,种植水稻不是那么靠谱,哪怕是种植了,也不可能一年两季,收益远远达不到十倍。

    这么一来,就剩下棉花和甘蔗了。

    “陛下,甘蔗喜欢气候炎热的生长环境,长江以北都不具备种植的条件,所以微臣是在岭南道推广甘蔗种植。”

    “这么说,你是想让大家去河东道北部和云中都督府种植棉花?这种棉花,真的有十倍于粟米的收益?”

    李世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这段时间那么多朝臣提议放松关中道棉花种植的限制了。

    别说是十倍,哪怕是五倍,不,只要有两三倍,就有无数的人改种棉花了。

    “第一年有个十倍收益,这个微臣基本上是可以保证的。长安城也有不少人家今年种植了一些棉花,只要稍作打听,也能知道这些棉田今年的收益情况。如今长安城已经有水泥路直通朔州,移民去河东道是非常的方便,去云中都督府也麻烦不到哪里去。这棉花的种植,对灌溉的要求比较低,这些地方基本都是平原,只要一把火,就能开荒出大量的土地出来,稍加整理,就能变成棉田。”

    “第一年有十倍收益,那以后呢?”

    “以后自然不可能这么高。现在是棉花的产量比较低,所以棉制品的价格会比较高。一旦棉花的种植面积大量增加,相应的价格肯定会慢慢的下降,但是,只要朝廷限定棉花的种植区域,这些地方的棉田收益,做到比种植粟米多个两三倍,那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这年头,可不是老百姓你想种植什么就种植什么。

    朝廷要是限定棉花只能在哪些州府种植的话,那么它的收益就能比较容易得到控制,也不会对大唐的粮食产量造成太大的冲击,李宽这个提议,自然也是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的。

    “虽然收益很诱人,但是要让普通百姓主动移民过去,应该难度还是非常大啊。”

    李世民基本上认可了李宽的观点,不过还是觉得大规模的移民,执行起来非常的难。

    “如果只是单纯的将土地赏赐给功臣勋贵,没有人去耕种的话,也没有意义。”

    “普通百姓移民的时候,最麻烦的就是长途跋涉,这方面,朝廷可以考虑协助解决,当然,让更多人意识到移民的收益,意识到树挪死,人挪活的真谛,想必还是会有人愿意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