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八章 五月的心愿,科研的成果(第1/4页)  我真是大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早上嘛,容易冲动,这不怪朱由校。

    漂亮的丫头,天热穿得较为单薄,在身边给他穿衣系带,贴得那么近,正常的生理反应,真的不怪朱由校。

    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冲动了。那天晚上,夜高风黑,朱由校干了坏事儿,使李成成变成了他的女人。

    所以,李成成说不疼倒不是说假话。

    敷衍过去了好友的疑惑和关心,李成成的眼神还有些闪躲,幸好有猫咪分散范小慧的注意力,解除了她的不少尴尬。

    正好宫人前来通知,万岁要去少英院,召李成成伴驾前往。

    “小心点呀,莫让皇爷责罚了。”范小慧觉得好友说碰头是说谎,肯定是皇爷责罚,还关切地提醒着。

    李成成脸又红了,胡乱答应着,逃也似地出了偏殿,真是怕好友老说这事。

    外有科学院,内有少英院,青少年和儿童,朱由校并不放松,对他们也寄予厚望。传统观念太难改变,从娃娃抓起,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

    而要想在民间提高教育普及率,光下圣旨喊口号是不成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提高,哪有余钱供孩子读书识字?

    所以,朱由校也想好了解决之道,那就是把减赋税同教育挂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才会有让孩子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就是学历和赋税联系起来。这和之前的生员减免不太一样,不是什么秀才、举人,那太难了,老百姓达到那个文化程度也没必要。

    小学、初中,就这两个档次,共是八年,从六七岁开始,到十四五算是学成,不给百姓增加太大的负担,十四五的年纪也不是太耽误家里的活计儿。

    你达到小学程度,就减免赋税的五分之一,十年不变;达到初中,就减免三分之一,期限也是十年。

    其实,按照朱由校的长远设想,农税是要不断下调,发展工商才是财政充盈的保障。

    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朱由校也只能让农民再辛苦几年,并利用普及教育的机会,变相地给农民减赋。

    也就是说,并不是你过了小学学历的考试,才给你减免赋税。而是从你送孩子入学开始,让老百姓马上就能得到实惠,才真正具有鼓励作用。

    至于五年后能不能顺利拿到小学毕业证,朝廷也很宽松,十年减免呢,你再考不过小学,那得笨成什么样啊?

    不说别人,看少英院的小五月,期中考试就已经跟上了高年级的程度,尽管是吊车尾,可也让朱由校感到惊讶和佩服。

    要说这世上,天才还是有的。别人点灯熬油,天才随随便便地边玩儿边学,就甩得你看不到,上哪说理去?

    照这速度,小五月在今年科末的考试中拿到小学毕业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朱由校欣慰赞叹之余,也想起了小丫头所说的希望得到满足的要求。一个小孩子能提啥要求,估计是吃喝玩乐相关的。朕是皇帝,还办不到就奇了怪了。

    今天正好是皇帝规定的休息日,尽管没说明是周日。看着孩子们奔跑玩耍,朱由校的心情便很是愉快。

    换个环境,换种心情,朱由校完全不把这看作什么视察,就是随便走走看看,连衣服也换成了宫中侍卫的。

    一群孩子们跑过来叩头,山呼万岁,朱由校才不希望看到那样的场面呢!除了那个讨喜的小五月。

    微服出巡,好久没做过了,就在这少英院找找感觉好了。

    “怎么了?成成。”觉察到李成成有些异样,皇帝转过头,微笑着问道:“觉得朕穿得这样不好?”

    称呼那么亲密,李成成心中是暖暖的幸福。认真地打量了一下,上前细心地抚平衣袖上的一点褶皱,含笑说道:“皇爷长什么都精神,也遮不住皇家贵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