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5章 赵括治理内政(第2/3页)  回到战国当赵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时也是非常重视家族的这么一个存在,所以说在儒家官员的治下,家族的力量是比较能够容易扩展的。    同时一名儒家官员可能往往也只会和家族之中的族长进行接触,至于家族内部的事情就交给族长来处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官员理所当然的获得了地方上大量家族的支持,但是随之而来的事情却也出现了,那就是家族内部由于族长一言九鼎,所以往往会因为主张的个人喜好而出现许多利益分配不清,甚至是涉及人命的案件。    如果是在儒家一手遮天的后世,这种事情其实很容易就能够搞清楚,毕竟儒家能够很轻易的控制住所有人的思想,只需要确立族长的权威,维持住对地方的统治,获得税收和兵役就足够了,死几个人这都无关紧要。    但是在这个时代,由于其他流派的官员,可是一直都在紧紧的盯着儒家这个学宫之中的最大流派,所以说这些事情往往很容易就会被其他流派的官员在上计的时候给捅出来,对于儒家官员们上计时候的政绩统计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事情,儒家的官员们也不得不开始尝试借助法律来直接介入其中一些案件这种,并且因此而对族长们的利益产生了损害。    需要带字的效果就是慢慢的,儒家的官员们和族长之间的联盟不再那么的牢固了,出现了许多的裂痕,甚至在许多地方,族长还和儒家的官员直接翻了脸。    但不管怎么说,儒家确实是依靠着这种对发家的融合,在地方上稳稳的站住了脚跟,并且将势力慢慢的扩展到了赵国的中枢。    赵括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是发出了感慨。    在历史上儒家和法家就曾经进行过一次合流,不过那是在汉朝时候的事情,没想到现在在赵括无意之间的推动下,居然提前了几百年就出现了。    对于赵括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赵括希望看到的事情,作为一名统治者最讲究的就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换句话说就是要一面唱红脸,一面唱白脸。    儒家讲究的是教化,比较适合在统治的过程中扮演温和的一面,而法家讲究的就是法律比较适合再统治的过程中扮演严厉的一面。    如果过于温和就会导致地方上的势力尾大不掉,最终对中央王朝造成威胁,并且太过温和的教化,还会导致整个民族丧失进取的锐气,最后被别的外来入侵民族吊打。    但是如果一昧的讲究严厉,一昧的像法家那样以军功控制一切的话,那肯定也是不行的,历史上短命的大秦王朝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所以说赵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折中的点,把它们有效地融合起来。    这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宣帝在教育儿子的时候曾经说出来的一句话。    “我汉家天下,本以霸王道杂之!”    所谓的霸道指的就是法家,而所谓的王道所指的就是儒家,只有把这两家给融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华夏盛世底蕴所在。    不管怎么说,在赵括的殚精竭力通知之下,整个赵国还是确实以一个非常迅猛的速度融合了起来。    当然了,想要彻底的把这些征服土地完全融入,并且让大家心甘情愿的自认为是华夏人,这还是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甚至是好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只不过现在赵括觉得自己这个基础是已经打的非常的扎实了,只要后人不做死的话,绝对问题不大。    不知不觉间一年时间又这么过去了,冬天再一次的到来。    和之前相比,今年赵国的冬天依然是非常的寒冷,但是邯郸城之中的冻死人数却大幅度的减少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今年在赵括的命令下,赵国官府出动了大量的人手和资源,对那些没有能力撑过冬天的平民百姓进行了救助。    不救助不知道,真正的实施了救助之后,赵括一算成本也是吓了一跳。    并不是说这个成本太高,恰恰相反,其实这个成本一点都不高。    只是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