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惊喜(续)(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诗,一个个惊讶不已,同样为这首七言诗的内容震撼,细细品味着其中意境。

    都在琢磨是鱼写的是人写的

    梁国崇佛之风兴盛,谁也不敢否认游鱼能够得佛法点化,由此得道、修因果,但也不会想不到有可能是眼前这鱼梁吏搞鬼。

    片刻后,柳偃征询几位主要佐官的意见。

    几位佐官都知道乌鳢之役因柳偃而起,但他们也不认为是什么大事,毕竟事出有因,况且士族子弟、当朝驸马想吃些乌鳢,这算什么事

    结果却出了“鱼腹藏书”,这突发事件无法遮掩,所以得赶紧“亡羊补牢”,把坏事变好事。

    事情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子知道后,想要什么真相。

    当官的人都不会是蠢货,几位佐官想通利害关系,一起陈情,建议应了鱼腹诗作者的请求,免了乌鳢之役。

    这是做台阶让上官好表态,没有谁不长眼,敢这时候挤兑上官。

    佐官们如此识相,柳偃很满意,思索片刻,看向李笠,缓缓开口“李笠。”

    等得有些无聊的李笠,闻言赶紧回答“小人听令。”

    柳偃温和的说“你既然有得道之人托梦,那本官必然从善如流,乌鳢之役免了,本官断你无罪。”

    出了一身冷汗的吴吏曹,听了内史的话,只觉死里逃生,几乎喜极而泣。

    从一开始就紧张得不行的刘德才,闻言长吁一口气,心中感慨老李呀,你家可躲过一劫了

    一切如计划开始、发展、结束,李笠准备的惊喜,确实让郡廨上下惊喜不已。

    但他不忘行礼,向上官叩谢。

    佐官们齐齐称赞“府君英明”,柳偃点点头,又说“来人,将这尾乌鳢好好送到寺里,好好安葬。”

    “至于已经交上来的乌鳢,活者悉数放生,死者,一并送入寺里安葬。”

    鄱阳城南,鄱水边上码头一隅,一艘小船上,李笠和两个发小蹲在船篷遮挡的船舱里,看着眼前一小堆铜钱。

    李笠面色平静,梁生和武祥却很激动,面前的铜钱,为卖鱼所得,共计九百六十文,总重约十二斤。

    卖的鱼是什么鱼乌鳢。

    昨日,李笠钓了不止一尾乌鳢。

    今日,他带着一尾乌鳢进城送惊喜,让梁森和武祥留在城外,驾船在鄱水上游荡,把剩下的乌鳢全都卖给过往客船。

    冬天难见乌鳢,而乌鳢大补,所以即便售价比夏秋时高,梁森和武祥手里的乌鳢也不愁卖,很快就把鱼卖光了。

    卖鱼所得,共计九百六十文,这就是李笠给发小们的惊喜。

    李笠拨了拨铜钱,低声说“你俩辛苦了,一人分三百文。”

    话音刚落,武祥、梁森瞪大眼睛,看着李笠的目光,满是不敢相信“寸鲩,这、这如何使得”

    李笠反问“如何使不得如没有你俩帮忙,我哪里钓得这些鱼哪里能把鱼卖了换钱”

    “可是,可是”

    “没什么可是好兄弟,就该这么办”李笠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着,“按说要均分,但我多六十文,那是要谢刘叔帮忙求情。”

    武祥和梁森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所撼动,一时间舌头打结,说不出什么推辞的话来,看着铜钱,不由得傻笑起来。

    他们还是少年,少年郎力气不够,给人帮佣,每日工钱能有十五文就不错了。

    他俩跟着李笠这几日,居然赚了三百文,那可是替人帮佣二十日的工钱,穷小子忽然有这一笔横财,哪能不傻笑

    这真是惊喜啊

    李笠笑着让两人凑过来,拍拍二人肩膀“好兄弟,就该同甘共苦今后,但凡我李寸鲩有一口饭吃,绝不会让你们喝西北风”

    两人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