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时局(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要照顾好自己。

    黄姈看着已经反复看了许多遍的信,看着信上熟悉的字迹,想到李笠奋笔疾书的样子。

    浑水摸鱼还没结束,李笠留在建康,要有所作为、随机应变。

    为此,必然承担巨大风险,黄姈担心不已,但现在能做的,就是把家务处理好。

    这次,她没能给李笠生儿子,赵孟娘也是,所以黄姈觉得有些遗憾。

    大乱将起,李笠不可能置身事外,那么随时有可能出意外。

    她将信放在胸口,喃喃:“三郎,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

    新的一年,一月,大雪纷飞,秦淮河南岸大片民居,已化作残垣断壁,建康城一片萧瑟,昔日繁华不再。

    李笠站在一处破败的房子前,看着眼前皑皑白雪,又眺望远处的建康内城——台城,看着台城周围冒起的一缕缕浓烟,陷入沉思。

    十月下旬,叛军攻入建康外廓,围台城,昼夜攻打自今,而各地勤王军队,也已陆续抵达,他陆陆续续听到一些消息,感觉战事不乐观。

    十一月初,叛军攻破台城东南、秦淮河北的东府城,而西州城以及长江边上的石头城也已沦陷。

    先前,率军进攻寿阳的邵陵王萧纶,得知叛军渡江占据采石,立刻回师、马不停蹄往建康赶,于广陵渡江,在江南京口登岸。

    然后向西面的建康行进,在建康东北的蒋山边上扎营,十一月底,于玄武湖东南畔和叛军交战。

    结果先胜后败,麾下兵马溃散。

    十二月,鄱阳王世子萧嗣率领的勤王军自江北渡江,抵达建康西南,驻扎江上蔡洲。

    随后,从衡州赶来勤王的衡州刺史韦粲,及其表弟、司州刺史柳仲礼也抵达建康西南郊,这位韦使君,是皇太子的心腹之臣,名将韦睿的孙子。

    与表亲柳仲礼一样,是将门子弟,为梁国“原产大将”。

    十二月底,勤王诸军汇集,在秦淮河以南安营扎寨,诸军共推柳仲礼为大都督、勤王军主帅。

    与此同时,侯景大规模解放奴婢,声称无论出身如何,只要为其效力就有官做,女人管够,米饭管饱。

    只要立功,就能升迁,做人上人。

    于是,越来越多的奴婢投入叛军阵营,叛军兵力暴增。

    正月初,韦粲率军度过秦淮河,在北岸扎营,却因为大雾耽搁了时间,叛军趁其立足未稳,全力进攻。

    交战中,韦粲及众多韦氏子弟阵亡,为国捐躯,柳仲礼率军来救,差点杀了参战的侯景,但自己也身负重伤,差点没于阵中。

    接连两场大败、损兵折将,让勤王军士气颇受影响,也让留在建康外围、等着进展的李笠,大失所望。

    毫无疑问,梁军的战斗力不行。

    兵太差了。

    不是李笠对以身殉国的韦粲等将帅以及无数阵亡士兵不敬,确实是官军的军纪太差:勤王军抵达淮水南岸,不想着备战,而是先烧杀抢掠。

    他们烧杀抢掠的目标,是建康百姓,是国都的居民!!

    无数妇女被这些勤王将士从家人手中抢过来,拖进军营里为所以为,无数百姓被勤王军士兵威逼恐吓,把家中值钱之物以及粮食拿出来“买命”。

    如此行为,让李笠这个旁观者见了,只觉脑袋发胀、怒发冲冠。

    虽然不是所有的勤王队伍都这么做,但可以说是普遍现象。

    侯景叛军刚入城时,大概是为了收买人心,军纪还算严明,各部将领对于部下的约束尚可,没有大规模的烧杀抢掠发生。

    后来,随着速攻台城失败,围城时间变长,叛军军纪开始败坏,百姓们开始倒霉。

    被叛军祸害的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