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六章 家园(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血吸虫?”

    “血吸虫?不会,没有钉螺的水域,就不会有血吸虫。”李笠笑起来,“而且,我迟早要治理血吸虫,让郡内百姓安居乐业。”

    血吸虫病,是一种范围广、危害性强的慢性寄生虫病,但这名称是近现代才出现,李笠给黄姈“科普”血吸虫病,所以她才知道相关情况。

    古代,人们已经意识到接触了有‘蛊虫’水源的人,肝腹肿胀,会染上“大肚病”,这病在长江流域及支流流域颇为常见。

    却不知道如何防治。

    血吸虫病的治疗,即便在现代也颇为麻烦,此病在古代等同于绝症,会让许多青壮失去劳动能力,也会阻碍人们开发更多荒地、扩大粮食产量。

    但李笠知道该如何“防”,那就是消灭血吸虫的宿主——钉螺。

    他如今是鄱阳内史,能调动些许资源来扑灭郡内一些水域的钉螺,防御血吸虫病,保一方平安。

    具体措施,明年会开始实施,现在,是先摸清楚哪些水域有钉螺。

    “你放心,等过得几年,鄱阳,一定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李笠充满信心的说,“我们,也会有田有地有庄园,来个...”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深秋,天气渐凉,但对于鄱阳郡的人们来说,心却越来越火热。

    大规模屯田,已经在南北鄱水流域地区展开,无论是各地大户,还是外来豪商,都募集人手,购买大量铁制工具以及耕牛,在官府的规划下,选定地块,动手开荒。

    争取在来年春天,能够完成播种,用两到三年时间,将开垦出来的生田,其粮食产量提升到能够养活耕田者。

    然后再过几年,将生田变成熟田,提升的产量,能够外销,或者用与换取铜引、瓷引。

    某地,一大片刚过火的荒地里,大量青壮手持农具,驱赶耕牛翻地、挖掘沟渠,地头上旌旗招展,不同颜色的旗号,代表着不同的‘阵地’。

    一如打仗般,青壮们隶属于不同的队伍,在各自的“阵地”里劳作,争取将这些荒地开垦为生田。

    武祥站在一处小丘上,看着眼前火热朝天的劳动场景,颇为感慨。

    转头对着身边的王乐笑道:“王叔,等明年夏秋,稻麦成熟,一眼望去,可就是满目金黄。”

    “对,一眼看去,望不到头的金黄。”

    王乐说着说着,笑逐颜开:“今年冬天,我们可不能闲着,把沟渠挖好,堰坝筑好,雨季蓄水,旱季放水,那么这里就是旱涝保收。”

    负责调度物资的庞秋插话:“过得数年,生田变熟田,我们一年到头,天天都能吃上白米饭!”

    “没错,但是,得努力才行!”武祥大声说着,“按计划来,一环扣一环,可不能出岔子。”

    众人聚集在一起,研究起“施工方案”。

    这片荒地,范围很大,是李笠划定的开荒地区,虽然地势相对平整,但是灌溉起来有些麻烦,因为只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从中间穿过。

    所以,需要挖掘出不少沟渠,以河流为主支,各沟渠为分支,尽可能让绝大部分土地都能得到灌溉。

    又要在一些凹地处筑坝,蓄水成塘,必要时也能灌溉周围土地。

    那么,开荒和挖掘沟渠、筑坝蓄水,都要同时进行,为此,武祥组织起数万人的队伍,对这一大片荒地进行开发。

    这么多的人需要组织起来,光靠一两个人是做不到的。

    于是,武祥根据李笠的安排,将李家部曲、昔日的郡廨小吏们,以及李笠麾下的材官营老兵动员起来,按照军队的架子,组织起开荒队伍。

    “各级将领”,带领各自的“兵卒”,根据统一的安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