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独尊某家?(第3/3页)  狩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国也派了使者来到了金陵。而毒害高继冲的正是辽国派来的人。

    荆襄节度上报的官员任命大部分都批了下来,可是孙光宪独自一个人被认命为南阳刺史,辖邓州和唐州。地盘说起来不小,又紧靠着襄州。孙仲文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直接去开封赴任。孙仲文赴任的时候把孙慧也带走了,据说是苏逢吉苏家的三儿子看中孙慧,给孙家下了聘礼。

    王贞范顶替了孙光宪的位置,任荆襄司马。

    孙氏一系大部分都去了南阳,朝廷也在荆襄派下了一些官员。并且以高继冲年幼为由。安排了一个辅相。

    张昭,北汉太常卿。生于唐昭宗景福二年。已经五十六岁了,字潜夫。河间人。最初为后唐府推官,同光元年加监察御史。天成三年为安义军节度掌书记。经何瓒举荐,明宗拜张昭为左补阙史馆编撰,撰写了懿祖、献祖、太祖《纪年录》二十卷及《庄宗实录》三十卷,迁升都官员外郎。

    这个人有意思,唐明宗爱好打猎,张昭上书劝谏。后来上“八审”之说,大义就是用人要审查这个人的德行和能力,实际上就是说唐明宗不会用人。你专门挑皇帝的痛楚说,皇帝虽然表面赏识,但是就是不用你,你就写你的史书吧。

    于是历经后唐、后晋,到现在的汉。虽然偶尔提到礼部、户部、兵部、吏部当侍郎,但是时间都很短,又回去写史书。就因为他经常在皇帝正兴高采烈的时候泼冷水,在生气的时候火上浇油。

    本来刘承祐把他提到检校吏部尚书,结果又因为受到各方的排挤,转任太常卿。就算是这样也不悔改。

    刘承祐因为叛乱已经平息,荆南也归汉,认为天下大定,每天与近侍戏狎宫中。飞龙使后匡赞,茶酒使郭允明谄媚得宠,编造隐语和轻薄淫秽之词,在宫中互相笑谑。李太后看不下去了,把刘承祐召进宫,严词督责。刘承祐开始还遵礼,不敢发言,后来听得厌烦,竟反唇相讥,扭头就走。

    于是张昭,又是上书劝谏。这次惹得刘承祐不高兴,直接贬到江陵。你不是厉害吗,喜欢教育人吗,去教渤海王去,他只有七岁,正是需要教导的时候。可怜张昭快六十岁的人,被迫从开封往江陵赶呢。(未完待续)

    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