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5章 星海汽车公司的第一台机器(第2/3页)  大国金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厂家派了一支团队来南安打官司,结果到现在还在走程序,舆论炒的沸沸扬扬的。

    沈老板也没能幸免,不少人在骂他,还有人煸阴风点鬼火。

    正常情况之下,如果不是垄断巨头,供应商是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空调这种民用商品自然不可能存在什么垄断巨头,所以出现甲方临时更换供应商这种事情,厂家一般都会选择息事宁人,期待下一次的合作,但如果撕破脸皮诉到法院,就绝了再合作的可能。

    炒的沸沸扬扬,明显是有人在炒作舆论。

    星海汽车公司低调再低调,不想撕这种没用的逼。

    这种小事沈老板自然不会关注,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被人骂了,几只黑粉跳的再欢也损害不了他国民男神的光辉形象,这年头出来混的谁还没有几个黑粉。

    到了汽车基地,沈辉没去楼上,直接去了一个装配车间。

    到车间门口套了件工作服,然后在一干管理层和保镖的簇拥下进了车间,来到一个宽敞的操作车间内,几个技师正在对一台机器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调试。

    “这就是你们组装的发动机?”

    沈老板打量着眼前的机器,多少有点兴趣。

    汽车见的多了,发动机也见的多了,打开引擎盖就能看到。

    可这种单独的发动机还是第一次见,看着挺小的嘛,装到车里怎么就一大陀。

    薛鹏兴道:“这是一台四缸机,50%的零部件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剩下50%我们没法生产的零部件是外面采购的,从国内采购的零部件只占了不到8%的分额。”

    沈辉问道:“性能怎么样?”

    薛鹏兴道:“我们在三菱的技术基础上做了许多优化,也吸收了不少国内几大厂商的技术积累,设计性能也只能达到丰田上一代的同排量发动机,实际样品可能更低,虽然我们的备件和材料没考虑成本,但在工艺上肯定有差距,这需要时间追赶,我估计能达到设施性能的80%,如果细分的话,动力可以达到90%,压缩比和燃油比这些要低一点。”

    沈辉又问:“耐用方面呢?”

    薛鹏兴道:“这个现在没法办估算,需要实际数据对比,毕竟材料方面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即使我们吃透了三菱部分技术,但也只是部分关键零部件,三菱的大多数配件也不是自己生产,所以我打算跟几个大厂和市里合作,直接上路测试。”

    沈辉来了兴趣:“怎么合作?”

    薛鹏兴道:“市里跟车企订购一批出租车,我们给车企免费提供发动机,所有动力总成方面的售后我们来负责,这是检验机器最有效的办法,跑出租最费机器,我们可以从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我们还有哪方面存在不足,然后才能不断改进提升。”

    “很好!”

    沈辉欣然赞同:“这办法不错,闭门造不出好机器,还是需要市场考验,不过生产线你怎么解决,工业化的生产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可不是一个概念。”

    薛鹏兴道:“我打算前期先不上生产线,虽然手工组装成本很高,但在机器的性能没有完全吃透之前,不大批量生产的话成本只会更高,所以我打算前期先靠手工组装,等把机器性能完全吃透之后,再引进生产线,考虑大批量生产。”

    沈辉问道:“手工组装一台机器的成本是多少?”

    薛鹏兴道:“不计人工成本的话,可以控制到十万左右!”

    “……”

    沈辉无语,他再对钱没概念,也知道这个成本有多吓人。

    一台车才不到十万,发动机的成本就得十万,还是不计人工的成本。

    难怪车企不肯在研发上烧钱,这特么还真是在烧钱。

    这还只是个四缸机,不是他想要的目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