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6章 投资争越山海关(第2/4页)  超级农业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难说没有与嘉谷宣布在俄远东联合推广“嘉豆13号”的消息有关。

    当在国内与俄远东地区完成“嘉豆13号”的全面推广后,国内能自主供给的大豆产量必将突破5000万吨。

    当然,5000万吨并不能满足国人日益旺盛的胃口,但再多,也没必要了。

    很简单,加上库存,不仅仅是大豆,全世界粮食完全是过剩的。中国每年出口这么多商品,赚回来海量外汇,总得去国际上买别人的东西吧,不然就只能借给美国人买买买了。

    就大豆而言,国内这么多年大规模购买美国的大豆,美国那边也种了大量的大豆,相当于跟我们绑定了。如果美国不卖,他们也得烂在仓库里;如果我们不买,自己就可能要承受肉价的暴涨。

    但以前,这种牵制更像是单方面的。我们对美国大豆的进口过度依赖,尽管生产过剩,跨国粮商也时不时坐地起价以获取更多利润。而一旦受国际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中国大豆贸易缺口也不易弥补。

    而有5000万吨的自主产量,意味着如果美国不出口了,增加巴西的进口量即可轻松弥补;如果他俩商量好都不卖了,消费自己种的虽然不够,大不了让猪吃差点,吃少点,不至于毫无应对之力。

    嗯,这种极端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出现就是了。但能让国际大豆无法坐地起价,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重大胜利。

    譬如adm在投资谈判中还想争取控股权,但嘉谷农牧公开了一个以国产大豆豆粕为主要原料之一的猪饲料,高效的转化效率让全国养猪界为之侧目,adm后面就变乖了。

    田仁里想起嘉谷农牧负责人义正严词的宣言就想笑:“我们做农牧业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好处才做的。在国内,我们和同行确实有竞争。但,还是那句话,以中国的体量,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养活了自己,如果我们自己养活不了自己,世界上没人能养活我们。既然如此,我们就是合作大于竞争的。我们嘉谷总希望大家能过上吃肉自由的生活……”

    吃瓜群众可能会被感动一下,但理性永远大于感性的田仁里,一眼就看出来了,嘉谷此举,不啻于将国产大豆的竞争力拔高了一档次。

    本来消费者就更愿意获得不含转基因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肉蛋奶,这一点以欧洲人为甚。现在用非转基因大豆豆粕喂养牲畜,还能提高动物蛋白转化率,也就是降低了成本,自此国产大豆豆粕也与进口转基因豆粕拉开了一个身位。

    adm不敢纠缠了,眼看着中国大豆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大,先上船总比后上船更易买到票。

    至于中国大豆为何这么牛?

    别问,问就是有人在开挂如果有人能感受到嘉谷大豆育种基地那堪称浓郁的灵气浓度,就不会有疑问了。

    像田仁里这样的大豆行业老油条,只想仰天大笑:苍天好轮回,谁能饶过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还是世界主要的大豆出口国,在国际市场和美国大豆产业是竞争的关系。而美国大豆协会麻溜地在中国开设办事处,推广美国的大豆和大豆产品,在当时,这被认为是一个傻逼的动作。

    美国大豆协会的做法,就是在中国饲料企业和养殖户中间大面积推广“豆粕玉米型动物日粮”,通过养殖试验,让从业者亲眼目睹这一饲料配方的优势。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一直到今天,“豆粕玉米型日粮”仍为饲料和养殖行业普遍使用。

    美国人将一整套更有效利用饲料的方法教给中国人,同时也带动了大豆的需求,当中国大豆无可避免地满足不了需求后,进口美国大豆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不吹不黑,老美能成为世界霸主,眼力和能力都是上线的。

    只是嘉谷更无赖,在开启“大豆绿色革命”的同时还在品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