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八章:经济内卷化(第3/3页)  日月永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懂,而现在他明白了。

    技术革新使得生产力增加只是能够一目了然看到的结果,变更社会经济形态才是推动技术革新的前置条件。

    而这一点上,几千年来的中国王朝都懒得去思考这个问题。

    唐宋元明清都是如此,甚至经济内卷化最严重的时代,就是乾隆、嘉靖时期。

    整整四亿多的中国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地方的小地主、小资本家可以安然趴在几亿人的脑袋上吸血。

    现代话来说,就是在享受‘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从来不是老百姓享受的,而是工厂和资本家享受的。

    因为人越多,劳动力越廉价。

    而劳动力越廉价,老百姓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手工品就不值钱,或者拿命去打猎、翻山越岭翻找的名贵药品也不值钱。

    人命都不值钱,那你拿钱换的东西还能值钱吗?

    这就是经济内卷化过程中的低水平均衡陷阱。

    在这种社会经济体系之后,只有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是最舒服的,至于那四亿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那就无法想象了。

    吃不饱,也不可能穿的暖。

    近现代的中国甚至没有经历过变更社会经济形态的过程,而是直接一步就走到了技术革新使得生产力增加的结果阶段。

    只不过这种获取技术革新的方式,不是咱们自己衍变出来,而是在鸦片战争后,被动的将西方科学技术拿来进行学习罢了。

    “伟大的皇帝陛下,我在南京的翰林院,看过由您的语录收集整理而成的一些书。

    在这本书中,您曾经提到过,当大明国内环境达到饱和的时候,就势必需要寻求对外的扩张来转移国内的矛盾。

    您的高瞻远瞩让我感到敬仰,您的这个想法不正恰如我之前的建议吗。”

    “先吃饭。”

    这个功夫,一排内侍捧着美食进入,朱允炆也不再多说什么,开始招呼其格里安奇吃饭。

    “你的提议朕会好好想想,过几天,你跟朕一道南下去广州再看看。”

    格里安奇顿时喜上眉梢。

    他这种殊荣在大明有一个说法,叫做伴驾御前。

    再接再厉,说不准自己脑袋上那个副字就可以拿掉了!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