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1章 两书生(第3/4页)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兄既敢让他出使,想是算到了七殿下不会让陛下杀他。”李柏帛道,末了又道:“对了,他不是读书的料。”
    两人对视一眼,王珍拱拱手:“多谢。”
    李柏帛转头又向路旁望去。
    北边在挖濠沟、布拒鹿、建瞭望塔,那些战俘们颇为卖力,每隔一段距离支着大锅熬着粥,隐隐有肉香飘来。
    这些都是小手段,难得却是将这些小手段使出来,却不致于乱套。
    李柏帛想了想,自问也能做到这种程度……不对,做不到。还需要有足够的威信让所有人听令。在吴阎王军中若想让人如此有规划、有效率的,不可能。
    更远点,隐隐能看到一条黑线,想必是唐节大军下寨之处。德州城不好攻,唐节也不敢草率进军了。
    李柏帛又转头向南面看去,有人在修路、伐木、采石……板车来来回回很是热闹,更远处一片山坡上竟还有人在翻地,似乎打算种菜。
    这可还是在打仗呢。
    王珍顺着李柏帛的目光看去,山坡上农人的身影忙忙碌碌。
    “种些萝卜,眼下就要入冬了,只能种些类似这样的菜。此物种下去,四季不同名,春曰破地锥,夏曰夏生,秋曰萝卜,冬曰土酥。正是金城土酥净如练,熟皆可食,腌藏腊豉,以助时馔,凶年亦可济饥。”
    文人种地,一副纸上谈兵的样子。
    李柏帛想到自己在陕西开荒时又何曾不是如此,摇头轻笑,又道:“兵危战凶之际种这些菜……王兄觉得德州城能守得住?”
    “与能不能守住无关。”王珍指了指山坡上那样些人,道:“打起战,大家逃来逃去,我从京城逃到德州,凭着漕仓的兑运粮暂时还能吃饱,但能吃到什么时候呢?几十年前,每年的兑运粮有四百五十万石。如今只有一百万石,这本是供给整个北方,军需、赈灾、平抑粮价……如今被我们吃了,打败了吴阎王,很威风。但接下来呢?”
    “逃来逃去,没有人种地,粮食早晚要吃完。到时候不论谁坐了天下,也还是这样人吃人的荒年。你我是读书人,想着经世济民,有些人还想着励精图治。觉得平定天下了一切都会好,但没粮食就是没粮食。”
    李柏帛点点头,又道:“但现在种了,等回头我们打下德州,你们依然是白忙一场。”
    “能不能打下德州先不论。”王珍道:“你们若真打下了,要毁了这些庄稼,要逼死这些人……有可能。但也可能不会,或者多少还能剩一些。到时候他们不管是楚朝的百姓还是瑞朝的百姓,总归是能有一口吃的。”
    “另一方面,现在让他们做这些事,免得让这么多人聚在城中闲着生乱。同时也是给他们一种心理暗示,反军不可怕、德州城能守住、接下来会好起来……心里想着这些,便有了信心与希望,兵危战凶不可怕,人就怕没有了希望……”
    驴车缓缓而行,轮子吱吱呀呀。
    李柏帛看着路上的情象,听着王珍说着。因吴阎王带来的激愤与灰暗的感觉一点点消下去。
    德州城外的情象他看到的只有冰山一角,但已经给看到贫简当中有种欣欣向荣的势头。
    他知道如今在德州城主导一切的就是王笑,王笑显然是故意创造出这种欣欣向荣,把所有人都安排去劳作,有些事有意义,有些事没意义。但在逃亡之后,这种充实的氛围会给人希望……
    如果王笑是带着周衍逃到莱州或逃到济南就开始做这些事,李柏帛并不会感到诧异。但这里是无险可守的德州城。
    未免还是……太过于狂妄了。
    至于王珍为什么和自己说这些,李柏帛一时也有些猜不透,想着对方或许是想招降自己。
    他是不可能投降的。
    楚朝气数已尽,回天乏数。哪怕王笑暂时看起来有些胜势,也只是把北方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