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6章 何以御武?以君御武!(第三更,求订阅)(第2/3页)  大宋有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战无不败,但是他够忠心,而且还是对赵桓忠心。

    其次是手里要有点实力,要能镇住刘光世和范琼这样带兵的将领。李纲又得到了种家军的支持,有种师中、种师闵中的一个跟他去两江,刘光世和范琼是不敢造次的。这样出镇淮西和荆湖的大吏就容易办事了......

    看见李纲如了自己的愿,赵桓欣慰的点点头,笑着道:“有李卿镇守两江,朕就能安枕了。”他又对张叔夜道,“张叔夜,你是知兵的,而且还在淮东任过官,淮东总管由你来当吧!”

    张叔夜手里也有一支义兵,所以能替赵桓牢牢守住扬州城。

    在金贼入寇时,他在当青州知府,也组织了一支军队来勤王,不过没有进入开封府,而是被李纲派往应天府驻守。后来赵桓跑路到了应天,张叔夜就护着赵桓一路逃跑,自然也得了圣眷。

    “臣愿为官家守淮东!”张叔夜肃然出列,也接下了任命。

    “汪伯彦,淮西就交给你了!”赵桓接着又把淮西总管给了曾经在应天府负责改建龙舟的汪伯彦。

    这个汪伯彦在金兵南下前是工部下面的虞部郎中,之前还当过军器监少监。在开封保卫战的时候负责打造器械,带着一群工匠和赵桓一同到了应天府,所以能帮赵桓改建龙舟。

    期间赵桓还亲自和他谈论了军事,觉得他还行,所以就给他当了四总管之一。

    现在两江、淮东、淮西都有人去管了,只剩下一个荆湖,当然就归了何栗。

    大宋靖康(史称东宋)元年九月初九,成立两江、荆湖、淮东、淮西四道总管司的大诏正式由金陵朝廷发出,李纲、张叔夜、何栗、汪伯彦等四位金陵朝廷的重臣,也带着皇命各自奔赴新的任所,替大宋官家以文御武去了。

    ......

    数十名服色杂乱的轻骑,飞也似的卷过了渭河南岸的平原,直奔长安城的玄武门而去!

    这些服色杂乱的轻骑,多是少年,有男有女,人人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而且个个马术了得,时不时就能看见有人在马背上直起身子往长安城高大的城墙眺望。

    他们远远的就看见长安城的城上城下有不少民伕在忙活,似乎在修补城墙、增筑城防,于是就有不知道状况的少男少女咋呼了起来。

    “咦,这是在给京兆府设防吗?难道马上就要打仗了?”

    “现在不叫京兆府了,叫长安府......咱可听爹爹说了,当今官家是唐太宗李世民投胎转世来的,是要当马上天子,征讨四方的,所以这长安城的增筑应该不是为了打仗,而是做个防备吧?”

    “防备谁?西贼、金贼,还是.......金陵那头?”

    “不可能是金陵的,也不是金贼......咱可听说了,这次比武招亲后,官家就要东征金贼了!”

    “那就是防西贼偷袭的!”

    “哼,他们敢!”

    “他们敢来,也不用官家出手,咱们就把那些西贼都杀了!”

    “都杀了......”

    这些少男少女大声议论着说笑着,如果赵楷也在其中,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因为这些少男少女的语气当中没有害怕......他们都是初生牛犊,而且都是陕西五路大小将门出身的牛犊,一个个都是朝气蓬勃,是少年不知怂滋味。

    所谓少年强则大宋强,少年怂则弱宋残!

    这些将要成为“女班直”和“驸马团成员”的少年看着挺强横的,正是赵楷想要的,也是和他最有共同语言的人,同时也是赵楷想要重点栽培的对象。

    这些不知怂滋味的少年大声议论谈笑着,奔向了玄武门外的一处军营。这处军营的大门敞开,门外还竖着两根长大的旗杆,上面挂着两面白底大旗,旗帜上各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