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8章(第1/3页)  配音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208章

    地理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概念,叫胡焕庸线。以腾冲和黑河两点为直线,划分出两个不同的世界——它们面积相当,但一半聚集着95%的人口,另一半只有5%。</p>

    这条线在电影上更为明显,大多数的故事被北上广承包,这两年的热门取景地往西靠一点,也顶多到贵州《无名之辈》、重庆(《火锅英雄》。</p>

    真正能跨过胡焕庸线的,远远不到5%,我们是拍不出西部片?</p>

    宁远看来西部不缺好故事。就看有没有人能发现这片广袤土地下的宝藏?</p>

    其实有一个人,这么多年来就一直在拓展国产片的地域边界。没人去的地方,他去;别人拍不出的故事,他拍。</p>

    一问世,就毫无悬念地征服了观众。豆瓣8.8,在金像、金马、金鸡和东京电影节都摘下重量级奖项。还真别说电影里这极端的环境,这决绝的故事非去西部不可。</p>

    它叫《可可西里》。</p>

    改编自真人真事,原始荒原,藏羚羊最后的栖息地。盗猎者进入可可西里大规模屠杀藏羚羊,当地政府组建一支武装巡山队,以退役军人日泰队长为首领。他的原型就是壮烈牺牲的杰桑索南达杰。</p>

    电影讲述的就是巡山队对盗猎分子的一次长途追捕。这个在无人区里发生的故事,终究要被人永远铭记。</p>

    对于这段真人真事,陆川坚持的最大原则也是真。以至于有人以为,《可可西里》不像一部电影,像纪录片,像真实新闻报道。</p>

    开头就是一组触目惊心的照片,记者尕玉平静客观地叙述着这片土地上藏羚羊的遭遇。巡山队的故事,也按照尕玉的画外音,以时间顺序推进,让整部电影充满了纪实报道的风格。</p>

    为追求真实的质感,陆川大量使用非职业演员,他们很多正是当地的藏民,有的参与过巡山队,有的有过偷猎经历。</p>

    他们的脸是经历过高原日晒风霜的脸,他们的神情,像高山一样坚毅沉默。</p>

    拍摄期间演员们被逼着去感受最真实的绝望,一次次去跳冰河,一次次去陷流沙,多次晕厥,濒临危险。</p>

    到最后已不是在表演,而是生存本能的反应。《可可西里》的难以复制,在于很难再有一群主创,这么玩了命似的投入故事。</p>

    拍摄过程全部都在海拔3800米以上;其中30%的戏在无人区拍摄;还在可可西里最高峰布格达尔峰6200米处取景拍摄……</p>

    原计划3个月的拍摄周期,结果超期一个多月;整个剧组最多时的108人,到最后只有60多人留下。</p>

    没想到看上去斯斯文文的陆川也是个狼人!</p>

    宁远曾经听过一个陈年八卦,陆川当年拍处女作《寻枪》,把本子寄给了姜文。姜文看到剧本,毫不犹豫地答应担任主演和监制,还帮忙寻找投资和班底。</p>

    可是后来你懂的,强势的姜文遇上脾气倔的陆川。矛盾升级,姜文带着其他演员离开,两人闹到比拍桌子还要狠的程度。</p>

    都有个性,都有自己的艺术坚持,谁也不愿意让步。矛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不喜欢姜文设计的戏剧性的台词和包袱。</p>

    姜文要恣意的想象力,恨不得让故事一刻也不着地但陆川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