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0章(第1/2页)  配音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是一个剧集释放的小高峰,有心者会察觉到,今年又有一个品类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大女主。    豆瓣剧集推荐首页,有扶贫剧《山海情》、盗墓剧《终极笔记》、合家欢《假日暖洋洋》,却不见了肃杀四方的大女主们。    仔细一看倒是还有漏网之鱼:《上阳赋》艰难地位列首页最后一名。但数据却没有豆瓣排名这么温柔:云合全舆情热度显示,上线29天的《上阳赋》热度不及上了两天的《斗罗大陆》。    最近上星的唯一大女主剧还是《燕云台》,但口碑已经证明,这个品类在观众心里已经彻底倒掉了。当一个品类没了信誉,连沾亲带故的作品也要倒霉。比如,最近新上的《风起霓裳》,原著《大唐明月》更像是双强,但瓜田李下的改编,就别怪群众只给5分。    从炙手可热到人见人嫌,大女主的繁荣也不过才维持五年?    15年开始剧集市场上涌现出大量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而之后的两年间市场上更是人满为患。    和豪华配置形成反差的是,这些剧集少有超出7分的成绩,在一个国产剧整体通货膨胀的时代,这个得分只能说不佳。    是谁造就了平庸大女主剧的井喷?    当回顾过去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多方合力。    影视行业的第二次热钱涌入正发生在15年前后,这一阶段不少影视公司资产重组,迎来上市或者并购。而资本注入的背后是业绩对赌,头部项目显然更具备吸金潜力。    以慈文为例,其对赌期为15-17年,而大女主剧《花千骨》《楚乔传》就诞生于同一时期。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就曾在受访时表示,大投资打造的精品大剧好处是能为公司带来高收益,毕竟一部剧的单体销售价格可高达十亿元。    彼时作为进攻方的视频网站急切地争取年轻的观众,新鲜的大IP无疑能撕开防线。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2015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更断言。    大IP是未来娱乐产业发展方向,而对电视台来说不管是考虑到视频网站,还是一剧两星的新政策,押注头部作品看起来都更为保险。    大风潮之下,连带传统剧集公司和新入场者也不约而同。    而柠萌影业的创始人苏晓也确信,基于当时平台的崛起,做超级内容才能被平台看到。大IP成为影视公司、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一场共谋。    大IP战略下大女主的出现就顺理成章,剧集市场女性是主导,而大女主兴起前夜,国剧市场正值新旧更替:有《大丈夫》这样的传统都市剧,也有《暗黑者》这样的悬疑试水之作,但唯独没有针对女性描摹的作品。    恰逢其时大女主们填补市场的空白?    另一条隐线是国剧里大女主的传统,早在去年电视节期间,就有制片人告诉尽管女性在不同时代呈现的面貌不同,但无论是《渴望》还是《甄嬛传》,其实都是大女主的前身。    生于大IP,大女主们自然也与大IP是命运共同体。    背负着流量和业绩的压力,大IP的第一指向是注意力,所以通常是流量演员匹配经典网文,整体是AI产物。好处是生产效率提高,但也早就被抽取文化产品的原神。    当视频网站进化到自制阶段,大IP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作为IP战略的里排头兵,大女主们自然也该乖巧退下。    毕竟那些年里,大女主们只顾着谈恋爱和靠男人打天下,着实没给观众留下什么,除了几百亿的流量水分。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将大女主们的故事梗概拉出来捋一捋,就会发现雷同得惊人。    女主基本都是低开高走,在男主角的扶持下一路开挂,文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武能闯荡江湖当盟主。从《锦绣未央》到《且听凤鸣》,从《楚乔传》到《燕云台》,物理时间过去数年,大女主的世界却似乎停滞不前。所有剧情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好烂俗哦!    有些大女主剧是积压剧,可以说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