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章(第2/2页)  配音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故事里,皇帝多是昏庸和无能的形象。少有的几部戏说成分相对不多的故事里也不外如此。

    由黄晓明主演的《精忠岳飞》,宋徽宗皇帝不理朝政,宠信奸臣,联金抗辽。《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把整理的有关朝廷重臣不法行为的八箱证据呈现给皇上,却被皇上焚毁。

    所以当《清平乐》上线后,许多观众才会忽然发现,这竟然是在杨家将和包青天以及《水浒传》的故事里打酱油的宋仁宗,第一次成为一部剧集的主角?

    此外不拍帝王故事还有一个原因:涉及到多民族的战争问题,不好处理。可见多民族问题是第三梯队,乃至第二梯队的选手们。

    比如元朝剧里最出名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除此之外,就仅有一部04年央视同内蒙古电视台共同出品的,没有知名明星参演的《成吉思汗》,和胡军、佘诗曼、吕良伟主演,但一直未能上星播出的《忽必烈传奇》。

    另一个与魏晋南北朝一样混乱的五代十国,知名的剧集也只有《倾世皇妃》和《画江湖之不良人》。前者改编自网文,后者改编自同名动画。

    资料的局限也是元朝剧创作的一大难题,成吉思汗、忽必烈的故事其实挺精彩,也发生过数次宫廷政变、皇位交接的故事,和同样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清朝一样有意思。

    但是研究元史的人少得可怜,也没有一副好口才,连《百家讲坛》都没人去讲,直接导致拍元朝剧的难度系数飙升。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梯队的朝代选手们就只有像宋朝剧这样,靠着民间戏说来大胆创作了。比《封神演义》就撑起商、周朝代局的半壁江山,直到19年《封神演义》还能拿下高收视和高播放量。

    但是从《清平乐》的争议来看,它“节奏慢”“戏剧性不够强”等问题,并不能甩锅给宋朝。帝王自身的魅力不足,故事平淡,并非历史中的“大男主”,也有相应的解决方式。

    那么大的一段历史,硬要把所有危机的起因、事件的解决全放在司马懿身上,这就成了戏说的风格。所以《军师联盟》篇章只能做一个群像戏,司马懿还在成长,他在历史的地位决定他不是戏剧的核心。

    我们想象一下,一部剧依次登场的角色是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包拯、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

    全是自带光环的人物,他们的名字与作品,不但出现在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中,还出现在语文课本上,人称背诵默写天团!

    这本身就是话题,就是流量……哪个历史题材能带出这么多的牛人?

    这么好的ip不好好发挥,真是太可惜了?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