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3章 不识大体(第1/4页)  新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不知是事有凑巧,还是心有灵犀,与长安音讯不通的徐州彭城,称帝前夕的吴王刘秀,竟也晓有兴致地与人议论起“新何以亡”的大命题来。
    但相比于第五伦谋划已久,一环扣一环的舆情调查,刘秀这份过新之思,只是因为他在彭城遇到了一个人。
    “孤当年身在太学,早闻桓公之名,不曾想桓公竟避乱于淮南,若非桓公族侄桓春卿为议郎,告知于孤,孤险些就要与大才失之交臂了。”
    能让刘秀如此礼贤下士的,便是大名士桓谭,桓谭在老家沛郡被赤眉俘虏,沦为牛吏,又因病与弟子刘盆子等人分离,留在淮北,幸亏有同行的儒生拼死帮他,设法渡过淮河,进入刘秀控制的淮南。
    桓谭就这样辗转于江淮之间,病养了一年多才稍稍好转,等能自己走动了,他听说第五伦已称帝,横扫北方,寻思着去投奔,却在渡淮时遇上了逃难到此处的族人,同属于龙亢桓氏的族侄桓荣,他年纪小小,却已经投奔刘秀,做了一个“议郎”,兼着县令的活。
    于是桓谭便没法隐匿身份北归,而被侄儿一封上奏叫刘秀知晓,被刘秀请到彭城,成了座上宾。
    桓谭见识广博,且与第五伦关系莫逆,这是他被刘秀重视的主要原因,但刘秀给桓谭的第一印象亦极好——比桓谭初见第五伦评价其为“乡里之士”可高了去!
    本以为刘秀以昆阳之战起家,又是南阳土豪,为人或许武断倨傲,岂料一见面,却是彬彬有礼的儒王之相。他不仅对五经略通大义,即便在这天下未定之时,亦手不释卷? 每到一处? 都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博得士人喜爱。
    才一个照面,稍稍对谈后? 桓谭就在心里暗暗颔首:“若论经学博览? 政事文辩,伯鱼虽是扬子云之徒,然尚不如刘文叔也。”
    桓谭看向自己的族侄桓荣,他才十七八岁,跪坐在旁,看向刘秀的目光中? 满是景仰,也难怪这小儿曹对刘秀如此倾心,非要拽着自己来见,确实不俗。
    更让人惊奇的是,刘秀见了桓谭,没有因为他见过公孙述,且与第五伦相善? 就问自己与他们孰优孰劣? 反而问起他一个问题。
    “近日孤常常在想一事? 昔日王莽本已篡位成功? 形势大好,何以短短十五年内,便失天下?桓公在朝中多年,常能谒见王莽? 但又孤傲不群? 想必早见新莽土崩征兆? 还望指教。”
    问新朝政治得失,这意味着刘秀刚结束大战,就开始寻思治国之事,要矫前朝之过了。也难怪,彭城才遭大乱,如今刘秀竟已着手恢复生产,粟麦来不及种,豆子却得撒上,其部曲虽然多有劫掠之事,但总体上还在刘秀控制之下,且官员都衣冠整洁,颇有前汉威仪,将一些遗老感动得稀里哗啦。
    但不包括桓谭,他是狂士,一向吃软不吃硬,既然刘秀如此谦逊,也不吝赐教。
    然而桓谭一开口,却不贬王莽,反而夸起那老头子来。
    “王翁有三个过绝世人之处。”
    桓谭在王莽禅代前,也是他的崇拜者之一,鞍前马后做了不少事,对王莽的风采记忆犹新。
    “他的智慧,足以掩饰自己犯下的过失。”
    “他颇有辩才,辩起经来,能够穷诘名士,让人心服。”
    “他的威风,更能震惧群下。”
    说到这,桓谭却一声叹,可在安汉公不再满足于做摄皇帝后,一切就变了。
    “故而王莽手下群臣,无人能,也无人敢反驳其胡思乱想,更不敢干犯匡谏,至于新莽卒致败亡,是因为王翁不知大体。”
    刘秀颔首:“何谓不知大体?”
    桓谭道:“王翁刚刚执掌国政时,自以为是五百年一出的通明圣贤,而群臣的才智都不如自己,故而刚愎自用,举措兴事,除却询问刘歆等一二人外,都一意孤行,做事往往头脑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