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章:考验智力的时候到了!(第2/3页)  春秋大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晋国没有出兵,杵在卫地还没有撤军。

    吕武一直在关注晋国会不会出兵支援卫国,将这件事情视为一个风向标。

    一旦晋国再次征召军队出兵,代表的是晋国压根没想喘几口气,接下来必然又会与楚国接连爆发大战。

    跟楚国接着打的话,他们这些晋国贵族很难进行什么大建设。

    老吕家想要建城的事情,必然还要一拖再拖。

    “也许应该先安排劳力挖下水道?”吕武走到半山腰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了平原地带,想道:“反正下水道要砌砖,又不是泥糊墙,不存在露天、泡水之类的损坏麻烦。”

    关于砖,老吕家每天都有砖出窑。

    并且,吕武提供创意,匠人负责研究与实践,搞出了各种款式的陶管。

    有这些资源为前提,城市下水道的建设才有基础。

    不然的话,挖出下水道又难以进行精修,能用几年?

    其实,吕武更想搞水泥。

    许多同行轻而易举干成的事情,到了他这里却是被难住了。

    简直悲了个催的!

    吕武对下水道的设计,不是挖个小水渠就算完事,更不是埋下几根陶管。

    在他的规划中,下水道交错纵横,最深达到十米,主要排泄通道跟现代的隧道大小差不多,其余也是能使人进入进行清理的大小。

    城池将会是长宽各三里。

    周制,一里长度为现代的四百米。

    等于说,还没有影子的“阴”城,四面城墙长度不会少于一千两百米。

    关键是吕武还想在外面布置“町”。

    不是要将“阴”城建设成为一个商业都市,纯粹是受于周制的限制,搞一些擦边球的行为。

    因为布局宏大的关系,投入至少一万劳力为前提,仅是下水的建设周期就不会低于两年。

    吕武觉得再拖下去的话,城池什么时候才能建设完成,真的应该将前期工作安排下去了。

    没人打扰停下来的家主。

    他们各司其职,该分散在周围进行警戒的人,目光锐利地盯视四周;该站在吕武周边的人,随时等候被提问。

    吕武却是什么都没有说,重新开始了爬山。

    作为“第一代”肯定是威信最高,到了“第二代”则会有太多的钳制。

    老吕家从什么都不是,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再来是吕武对待家臣礼遇;武士阶层因为出征伤亡少和获得多,必然心生敬服与爱戴;属民阶层没有被恶劣剥削,其实就是最大的幸运。

    奴隶?他们的想法无关紧要,老老实实就行。

    “带回的奴隶可安置妥当了?”吕武已经知道现在的秦人跟以后的秦人是两种人,只是依然还会感到忌惮,说道:“需时刻看紧,勿使生乱。”

    这一次吕武带回家的奴隶中有一万三千多秦人。

    后世提到秦人,免不了出现几个关键词。

    诸如:坚韧、血性、残暴。

    现在的秦人已经有残暴的名声,不是他们杀人之后会割下首级绑在腰间,更不是晋国进行了舆论主导,纯粹是秦国先后灭掉了不少国家,绝了那些国家君主先祖的祭祀,残杀的平民数量比中原列国加起来的总合都要多。

    而诸夏各诸侯国,交战时极少会刻意地去杀死平民。

    列国打的是“征服”之战,会俘虏平民来给自己创造收益,没有多余的血腥。

    坚韧某种程度来讲,指的是在困苦的环境下,还能够努力地生存下去。

    秦人过得是比中原各诸侯国的人们要辛苦得多,除了文明程度落后于中原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秦人自己的生活方式。

    而血性的话,至少目前是看不到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