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奇怪的圣旨(第3/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哥早早就封了勋卫。

    近水楼台先得月,勋卫是皇帝的身边人,能混脸熟,将来前途自然比别人宽敞。

    可从没听说刚封了勋卫,不去禁宫里当差,也不去孩儿军、銮仪卫里当值,却直接扔到边疆军前效力的。

    刘盛琢磨了半天,想到了这其中的关键。

    刘钰在武德宫的内舍,有升上舍的希望。

    有希望,不代表已是事实。

    还没升到上舍,就不能封官,因为不合规矩。天佑殿那边会封驳的,皇帝也不是为所欲为的。

    擢为勋卫,那是皇帝和勋贵之间的恩情家事,不违背官制。

    属于类似于私人情分、私人关系的意思。

    圣旨里的意思,后面还说让刘钰暂停学业,待军前效力结束,再来完成学业。

    这等于是还留了个升入上舍的机会,听起来也不算坏事。

    勋卫没有定数,但除了将来袭爵的公侯伯嫡长子,其余次子、旁支想要混个勋卫实在可以说值得庆贺。

    然而紧接着的边疆军中效力,这又像是贬斥。

    勋卫没有直接去边疆的,都是在京营里混,混到袭爵,或者主管京营的事物。

    勋贵掌管京营事,这是规矩。

    前朝土木堡之变后,边将入京造成的混乱教训,大顺记得很清楚。

    出镇一方,那也得是袭爵之后。

    这圣旨了说的明明白白没有官职,去边疆军前效力,也只是勋卫身份,没有任何正式的武将官职。

    这算是啥?

    武德宫里升入上舍的好苗子,也会先当几年皇帝的身边人,日后有机会就外放。

    可上舍里选拔出来的,那也绝对不叫勋卫,而叫龙禁卫,是要走天佑殿内阁批准的。

    和皇帝私人关系恩裳的勋卫不是一回事。

    勋卫更多的是借了祖辈的余荫,而龙禁卫则是实打实靠实力拼上去的。

    两边一个的定位是将来袭爵、主管京营的事,或者作为勋贵出镇一方;另一个是做皇帝心腹,外放为臣,作为一手平衡官场派系的力量。

    根本不是一回事。

    况且,就算是上舍里选拔出的龙禁卫,依着规矩也是至少在皇帝身边混个三五年,才扔出去。

    出去的时候,必定是有正式官职的。

    刘钰封了个在京城叫人艳羡、在边军却名不正言不顺的勋卫,去边军里干什么呢?

    没有正式官职,去了那就跟着主将看热闹?

    再者来说,圣旨也写的含糊其辞。边疆多了去了,西北、东北、西南……倒是哪个边疆?

    接完了这个一头雾水的圣旨,刘盛才要起身,太监又传了句皇帝的口信。

    让刘盛入宫,有事相商。

    等传完了这句话,一行人这才站起来,连忙叫人奉茶,又送了太监些礼物。

    太监收了钱,喜笑颜开。

    “恭喜国公了,次子擢勋卫之事,我朝也属罕见。这茶也不吃了,陛下叫国公入宫,自是有要紧事,哪里敢耽误?”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