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4章 打小抄(第3/4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懂,只是以往的诗书和做生意、航海关系不是太大。

      考科举,难度太大。每个省的人尖子才能混出头,着实不是什么简单的路。

      现在要兴办实学,朝廷肯定不出钱,商人们还是乐于出这笔钱的。

      将来要做大买卖,肯定是有用的。

      东洋弄完了,还有南洋,南洋之外,还有印度,这都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大不了就让福建、广东的海商们也参股,借他们的力来开拓南洋,拓展势力。

      虽然肯定会有人不同意这些人分走利润,但这些就要等十一人的委员会选出来之后,由委员会决定了。

      不同意,要么集齐三分之一的股东开会罢免;要么就把股票卖给别人。

      做商人,先学会守规矩,愿赌服输,世上没有只赔不赚的买卖。

      刘钰这么搞,其实也算是逆时代而动。

      英国那边刚出了南海泡沫,使得股份制受到了极大的质疑,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新的股份制公司出现,英国人被泡沫爆炸后的惨状吓到了。

      但松江这边,日后想要独占日本贸易,肯定是要扩大股东、扩大资金的。

      造船、造舰、以出海防御海盗的名义买炮、买枪、探查巴达维亚的情报,这都需要长久的投入,巨额的投入。

      这几年的甜枣吃的够多了,是时候放一放血了。

      刘钰手里的股份有能力随时召开临时大会罢免委员会成员,但此时他不想用,而是把这个贸易公司看成一个孩子。

      现在这个孩子终于要长大了,允许试错、允许犯错,暂时一段时间内……直到日本问题搞定之前,他都不会直接来管。

      这一次将贸易公司正规化,顺利程度在他的预想之内,并没有什么意外,也没有什么意外的可能。

      对日贸易的利润太大,日本那边锁国导致的实际垄断权,也使得一众商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堪比土地的稳定买卖。

      自然也就希望这个买卖更加稳定,有正规的制度当然好。人多力量大,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公司一旦正规化,朝廷就算摊派助捐,那也不是摊派到一个人头上。

      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虚拟人,对第三方负责。这个虚拟人里,有刘钰这样的伯爵,有京城的勋贵,有田平这样的官员,还有他们所不知道的皇帝的股份。

      少了官员的盘剥,也少了在日本年年要贿赂得贸易信牌的钱,再加上运米夹杂私货走私,利润年年增高,只怕将来有人眼红。

      现在正规化了,至少听上去安全一些,也更稳定,尤其是让一些小股本的人放心。

      虽然听刘钰这意思,又是要造大船、又是要办义学的,可能这两年分红的利润会降低。但长远去看,还是赚的。

      大体上没有什么反对,也把一些规矩商定好了,这十一人的委员会也很快推选了出来。

      饶是刘钰不想干涉,选出的十一人委员会,他手底下的人手还是占了五个。

      林允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