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五一章 压力(第3/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是真的无法接受天朝体系正在逐渐崩塌这个事实。

    宋儒之后的儒学,已经进入了一个逻辑闭环之中,家国同构、天朝朝贡体系、君臣父子等等这些,都是这个闭环中的内容。

    只要有一处崩坏,带来的就是整个体系的崩塌。

    这些崩坏,又陷入了大顺在荆襄之战后提出的那个口号的解读上。

    保天下。

    现在,连天下这个概念都崩塌了,保来保去保的是什么?朝中已经有人质问了,不学书经,不学圣贤之言,却去学什么西洋学问,这还叫天下吗?

    天子天子,居然要和夷狄平等外交,连天子都没了,还有天下吗?

    再一个就是刘钰开办实学,居然不教圣人之言,学的都是他们眼里的西洋学问。便有人质问,如果因为西洋人枪炮锐利,就去学西洋人,那么是不是白登之围后要学匈奴?是不是渭水之盟后要学突厥?是不是靖康之后要学金朝?

    这大顺哪里是保天下?分明是在毁灭天下。

    这样的骂声不绝于耳,不少人甚至自比海刚峰,上疏皇帝,直斥皇帝这么搞是要亡天下的。

    总归李淦和朝中一些支持变革的,顶住了压力。

    每每想到这,李淦都觉得自己真的算是伯乐了,想着要是换个皇帝,这刘钰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有时候,李淦也会感觉到一阵委屈。就如同兴办海军得那个死结:

    如果没有海军,西洋人就可能会如刘钰说的,在将来的某一日,袭扰东南,截断漕运,这华夏危矣。

    如果兴办的海军,西洋人就不敢袭扰东南,也没能力截断漕运。

    可是,西洋人不来打,这兴办海军的决定,怎么能证明英明神武呢?到头来,李淦也怕在史书上,留一个“徒耗钱粮、兴建无用之军”的骂名,因为做了准备,就不知道西洋人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心思。

    想到这,李淦心情有些郁闷,便吩咐了一声太监。

    “将那本倭人的《国姓爷合战》取来。”

    说完,又自嘲一笑道:“天下天下,近在咫尺都不尊天下之礼,许该派些清流去教化教化倭人。若能靠一张嘴的教化,就叫人折服,倒是简单了。”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