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八三章 想干实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3/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米顺利,赶着冬日节度使入京奏事的时候,我也一并递交陛下。”

    官场里的事,很多潜规则。

    他这个江苏节度使,虽然管着黄河和淮河,也随时有水患的风险,但绕开河道总督总是不好。

    二者不是从属关系,这就显的好像是在打河道总督的脸。

    治水的事,最难的反而是官场里人际关系。

    谭甄能任江苏节度使,足见皇帝的信任,可论官阶还在河道总督之下。

    现如今的河道总督是支持运河派的,不管是因为真的支持,还是利益关系,亦或是考虑到其中的利益群体,总归是和支持海运的谭甄不对付。

    河道总督的衙门就在淮安,江苏节度使跑到淮安来,视察水患,这本身已经算是个忌讳了,这视河道总督为何物?

    想到这些烦心事,谭甄只能叹息。

    “难!难!难啊!”

    面着涛涛黄河发出这样的感慨,谭甄心想,终究这件事自己是要做的,也不求留名后世,但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吧。

    想着大顺现如今的局面,他是在西南改土归流出身的,对当今的局势是有自己的理解的。

    现在西域平定、蒙古臣服,西北又移民垦殖河套、西域,西北的祸乱暂时安稳了。

    南方经济发达、西南改土归流、东北更是被前人犁庭扫穴了一番疯狂移民山东河南的人口……在谭甄看来,日后大顺的内部大患,只可能出在淮地。

    这里是沟通南北的通道,一旦水患出现,这里必然溃烂。本身这里就不是什么安稳地方,南下可以直接威胁到大顺的经济重心、溃烂更可能连卷数省。

    如果不考虑外部西洋诸国的影响,大顺如果出现前朝末年的情况,淮地只怕要成为前明的陕西河南。

    似乎,这是一个可以让皇帝下定决心得理由:趁着皇帝真正壮年、威望正隆、四方平定,尽可能把这个天下最可能溃烂的伤疤治好。

    想着在西南改土归流的经验,谭甄狠了狠心,心道真要是因为废漕改海,出现许多无以为生的流民,那就……镇压。

    军改,军改,花了这么多钱军改,四周外患已平,总不能白白养着。他心狠,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就是不知道皇帝敢不敢下这个决心了。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