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埋雷(第3/4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数千的百姓跪在地上,高声请愿道:“请大人留下!请大人留下啊!”

      “领主怎么可能会行仁政呢?”

      “大人请不要走啊。大人若是走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该怎么办?”

      刘钰“洒泪”道:“我有我的仁义,我若留下,岂非是为了取土而来?为人,岂能无信?”

      “不若这样,待我攻下高知城,抓获你们藩主的家臣和那些豪商。我来作保,要他们不得违背仁政,不可再收回你们的土地,如何?”

      “攻取高知城,你们无需冲杀,我来替你们讨回你们应得的一切。只是虽不用你们冲杀,却需你们拿起你们的农具,助我一力,可乎?”

      本来已经心凉的人,此时再度又燃起了希望。

      既然唐人可以作保,或许真的就能实现这些唐人所说的仁政。

      眼前的这位大人是如此的好人,如此的诚实,如此的守信,他还有可以把不可一世的武士老爷打的屁滚尿流的军队,这样的人作保,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白米饭的滋味,真的太好了。

      如果真的可以实行唐人所言的仁政,日后每天都能吃上白米饭了。

      只要这些唐人可以攻下高知城,可以把藩主的武士近臣抓获,把那些豪商抓住,和他们签订契约,不准盘剥,想必藩主和武士老爷们一定会遵守的吧?

      武士,也有他们的荣耀啊,而诚信难道不正是其中之一吗?

      只要这些唐人作保,不但可以保证仁政得以实施,还可以让领主和武士老爷们对此事再也不追究,这就太好了。

      再度回忆起一顿吃饱白米饭的感觉,数千农夫纷纷道:“请大人做主!我们愿意干。”

      见人心可用,刘钰正色道:“好,各户有心者,明日即可拿着农具前来。家中有女子者,可趁夜晚编织竹筐、木筐。每个作价银钱,当即交付。”

      “各人回到本村,本乡,可将今日我所说的话广为传播。”

      “如今已是六月,眼看稻米就要熟了,若能做成,今年你们就能顿顿都吃白米饭了!”

      号令一下,数千农夫纷纷朝着家里狂奔。

      或是叫女人连夜编织竹筐、草笸箩;或是自己呼朋引伴,将这几日经历之事大肆宣扬;亦或是悄悄从怀里摸出偷偷藏着的饭团分给家里女人孩子。

      这些倭人乡民离开后,军官们都兴奋起来。在他们眼中,明天只要有个几千人赶来,就可以在一天之内填平壕沟和沼泽。

      而那,几乎是攻取高知城唯一的障碍。

      唯独几个心地善良的军官感叹不已,摇头道:“大人何必骗他们?就算逼着那些人签了契约,难不成就真的既往不咎?就真的能三十税一?”

      “我等这几日也研究了一下倭人的制度,别说三十税一,便是十税其二,只怕倭人都没法养这么多的武士。”

      “我朝亦知前朝教训,兵是募来的,必要花足了钱。兵若不稳,宗庙必隳。倭人又不傻,武士也非军户农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