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八四章 另一条腿(第2/4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懂大顺的政治规则,但也知道对各国的政府而言,有两个部门千万不要招惹。

    一个,是外交部。

    一个,是财政部。

    刘钰在他们眼里,几乎算是外交部幕后的灰衣主教,印象已经相当不好了。

    现在连大顺的财政部也得罪了,这事儿可真是大了。

    财政部对花钱是什么态度?这些人哪能不知道?

    就因为荷兰人喜欢偷袭的名声,导致大顺的财政部多花了百万两白银修炮台和军港防御,这要是能有好印象,都见了鬼了。

    那么,谁会说这些话?

    除了英国佬,不可能有别人了。

    “孬种,卑鄙小人!”

    心里把英国佬骂了几十遍,一个比刘钰的故意挑唆还要有想象力的“英国人的卑鄙谋划”,在瓦尔克尼尔的心中浮现出了蓝图。

    心想,是的,英国人派了战列舰来到东南亚,意图占据菲律宾。同时诋毁我们在中国的形象,从而让中荷贸易成为勘合贸易的模式,而英国却试图在菲律宾站稳脚跟,垄断直接的对华贸易。

    很显然,英国迫于欧洲的局势,不会直接对荷宣战,一定会用这种无耻的小手段。支持巴达维亚的华人的暴徒,力图借助当地人的力量,推翻我们的统治,这是英国人的一贯做法。

    而且按照刘钰所说,“英国人”的中伤,正说到了大顺最为担忧的地方。江南地区是大顺的财政中心,也是运河的起点,更是联系南北的重要通道。

    如果让“喜欢偷袭、且有背盟、屠杀、侵略中国领土之前科”的荷兰在那里自由进出港,在岸上进行贸易,一旦荷兰“旧病复发”,直接袭击江南怎么办?

    此时没有那么多的政治正确,对于“前科”,素来是带有歧视性目光的。

    问题是荷兰人发育的太早,以至于此时唯一有不能清洗的“前科”的,就是荷兰。舟山、澎湖、台湾,此事着实难忘。

    澳门的葡萄牙人前科,已经通过认错、跪拜、底野迦苏合香,以及后续的日食天文历法事件、贡狮子、默认总督是县衙下属都头等事,基本抹平了。

    荷兰的前科,却还是历历在目,而且居然又差点出现大规模华人起义,甚至居然倒逼大顺“接收华人移民返闽、你若不接,那我们屠杀,错就在你们身上了”的自以为高明的外交手段。现在荷兰人想来,这却丝毫没顾及折损了皇帝的面子,让皇帝不得不从内帑拿钱交人头税。

    勘合贸易,确确实实贸易主动权是完全被大顺抓在手里了。

    到时候大顺这边提一些“不合理”的条件,比如让华人拥有平等权利等,可能就不得不接受了。

    这一点,打破了本地荷兰人对巴达维亚中转贸易的良好愿景。万一……万一大顺逼着荷兰,不准收华人的人头税呢?

    而且若是每年大顺的官方船只前来,当地的华人整天看大顺的舰船,恐怕对巴达维亚的恐惧和认同就会减少,这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现在再怎么骂英国人也没用了,只能尽可能拒绝这件事。

    本来事情已经足够复杂了,大顺对日开战导致日荷贸易断绝,巴达维亚的现金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如果又让大顺拿到了贸易的主动权,这就更难看了。

    评议会的人一开始欣喜若狂,想的模式是这样的:大顺不是官方下场的贸易,而是让私人船只来巴达维亚。这样,就可以保证巴达维亚中转港的地位,同时还能像以前一样,通过扣船、检查之类的手段,迫使大顺商人降价。

    私人小资本,是没办法对抗东印度公司的。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可这要是大顺官方组织勘合贸易,直接下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扣大顺的官船以检查为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