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8章 小朝会(第1/2页)  大明之极品锦衣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陆绎现在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也就罢了,毕竟上下一心的锦衣卫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力量,可偏偏那个现任的锦衣卫大都督是个占着茅坑不拉屎,还喜欢挑衅自家大人的废物。

    想到这,钟辰飞挺为自家大人不忿,以自家大人近期的功绩,居然还不能将刘守有给踢走,这也太寒有功之士的心了?

    陛下与太后究竟是怎么想的?

    没来由的,钟辰飞想起了前阵子与陆绎的谈话。

    莫非……这就是说为的帝王之术——平衡么?

    就在这时,恰好有太监前来传讯,说陛下太后有令,让陆绎参加早朝。

    陆绎心思一动,唤来钟辰飞在他耳边述说了几句,惹得后者眼神十分怪异,却还是点头应道。

    陆绎拍了拍他的肩膀,便随着传令的太监入宫了。

    只是待陆绎随着太监入宫后,令他错愕的是,那位太监并没有将其领到奉天殿,而是来到了乾清宫。

    万历小胖子的寝宫偏殿。

    参加这个小朝会的人不多,但大多都是朝中的肱骨之臣,如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以及内阁辅臣等等,就连被恩赐休息的吕调阳也来了。

    坐在首位的,自然是万历小胖子与两宫太后。

    万历小胖子头戴乌丝翼善冠,身着朝服正襟危坐,看见陆绎进来后还很调皮的朝他眨了眨眼睛。

    至于陆绎有没有看见,这就不是万历小胖子所在意的事情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对于陆绎的参与,皆感觉有些意外,唯有张居正和吕调阳以及时任吏部左侍郎的张四维心有所感。

    “既然人到齐了,考虑到户部库银可以跑耗子了,朕欲改制盐引,那诸位爱卿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万历小胖子正襟危坐道。

    众朝臣闻言,纷纷将目光不着痕迹的看向万历小胖子身后的李太后,不用猜也能明白,万历小胖子的注意,多半是出自这位之手。

    虽然李太后出身微末,但没有任何人干小觑她,前宋临朝称制的刘蛾章献明肃皇后,前唐临朝称制,甚至自立门户称帝的武则天,不也都是出身于微末吗?

    “陛下,开中法与折色法都有其缺点,老臣以为必须先找到更好的方法,才可以取消开中法,不然又会重蹈弘治年间的覆辙。使我大明朝遍地都是贪官。”作为历任三朝,今年已经六十有六的吏部尚书杨博率先说道。

    这话不可谓不老成,毕竟说了等于没说。

    说得好像开中法与则色法继续使用,大明朝的贪官就会减少一样。陆绎看着杨博的背影,腹诽道。

    他可是清楚的知道,眼前的山西籍天官杨博,就是当初在山西阻碍自己办案的绊脚石中的一块,所以陆绎对他并没有多少好感。

    甚至陆绎怀疑杨博在嘉靖三十五年,受命总督宣府、大同和山西军务,造偏箱、修守备,屡受嘉奖是不是真的,他总感觉这杨博就是在欺骗世宗皇帝。

    虽然陆绎觉得世宗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一心修道有些咎由自取,怪不得底下的贪官污吏媚上欺下,可说到底世宗皇帝真的将自己当做了侄子看待,自己说什么也要替大明扫清污浊,才不枉世宗皇帝的照顾。

    万历小胖子似懂非懂,但他又不好随意开口,只能再次见目光巡视下去。

    而这次开口的,则是兵部尚书谭纶。只见他出列说道:“陛下、太后,现在九边重镇多有糜烂,当年太祖的军屯之策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而边境的运粮大多数都是依靠的盐商将粮食运抵九边,如果少了这一步骤,重不重蹈弘治年间的覆辙,老臣不敢妄言,但边军的压力肯定暴增,要是俺答趁机南下……”

    谭纶的话点到为止,毕竟他一个即将致仕的老头,不想让万历小胖子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