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九章 来了来了(第1/3页)  唐朝败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这样,还需要考虑不能和其他人做过的诗词重复。</p>

    可想而知,明清时代的考生得有多么的痛苦。</p>

    好在严宽现在参加的科举考试并不是那样的。</p>

    因此,严宽只是看了一眼考卷就已经有了合适的诗句,下笔如有神的写了起来。</p>

    。</p>

    第三场考试考验的是策论,一共两道题,全部都和唐国最近发生的那些事情有关。</p>

    第一道题讲的是中原地区守在,民众流离失所要如何应对。</p>

    第二道题讲的是要如何巩固北边边关的防守。</p>

    第一道题问的倒是合情合理,并没有超出提纲,很多考生提前也预想过这次乡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是第二道题就有些不太对劲了。</p>

    巩固边防事业那是武勋的事情,和他们这些读书人又有什么关系?</p>

    即便是他们以后入朝为官,除非是可以做到内阁大学士的地步,不然的话,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这样层次的问题。</p>

    而且这个问题要是出现在会试的考卷之上,那倒不会让人太过吃惊,可现在只是乡试,这是不是就有点儿杀鸡用牛刀了?</p>

    因此,不少的考生在看到这第二道题的时候,均都是有些发愁。</p>

    第一道题解答起来还好,无非是引用圣人教诲,让天子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之类的,可是这第二道题……</p>

    绝大部分的考生都只是一心攻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主儿,北边边关或许听说过,知道哪里是大唐和草原蛮子的分界线,时时刻刻都会面临着那些草原蛮子的攻击,再多一些的事情就真不会掉了。</p>

    这让他们如何作答?</p>

    不过,严宽和他们不一样,在看到这第二题的时候,却是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p>

    要说这京都城里有谁真正的了解北边边关的事情,除了皇帝陛下、兵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之外,就只剩下严宽一个人了。</p>

    毕竟严宽的手底下可是有着一位从北边边关厮杀出来的校尉,那就是现如今已经变成了严宽得力干将的梁永生。</p>

    前段时间在京都城外的郊区研发炸药的那段时间里,严宽觉得无聊,就会温一壶酒去找梁永生,听他讲曾经在北边边关的时候遇到的那些事情。</p>

    虽说严宽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都清楚的记忆下来,但这也足够让他了解北边四洲和草原的情况了。</p>

    因此,严宽又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写完了这两篇策论。</p>

    这个时候,距离乡试结束还有两个多时辰,要是让严宽一直在这里沉默的等待着,还不如早点的回淮安王府呢。</p>

    于是,严宽想了想之后,站了起来,冲着外边儿喊了一嗓子:“来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