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开香堂(第1/4页)  澳洲风云187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轮船上</p>

    李福寿静静的趴在船舷边,看着这一切,深切感受到这个时代物质极大匮乏,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时之中,能够活命都是奢望。</p>

    这一幕幕鲜活的景象,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灵。</p>

    身为重生人士,他能够深切感觉到与这个时代的人们深深的沟壑。</p>

    能够万里迢迢前往澳洲淘金的华人,不缺乏勇气,不缺乏精明,不缺乏孤注一掷的冒险精神,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华人的佼佼者,敢于前往未知之地搏一个未来。</p>

    做出这样艰难决定,也是为生活所迫。</p>

    这批青城山号带回来的难民不同,他们大多数一辈子就在附近的几个村庄打转,有可能连县城都没去过,对宗族乡老言听计从,骨子里面愚昧而单纯。</p>

    在他们的心中,或者在一众华人淘金者的心目中,就没有多少家国民族的情结,即便有也极其淡薄,因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p>

    那就是生存下去。</p>

    温饱尚不能够解决,每年春荒秋灾都会饿死很多人,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还要剥树皮吃观音土艰难度日。</p>

    这样的苦难日子又何谈家国情怀?又何来无病呻吟?又何来民族气节?</p>

    这个时代</p>

    翼鲁豫地区旱灾蝗灾不断,腐朽的清政府上下都烂透了,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赈灾措施,也无人关心民众疾苦,任由广大的民众在苦难中挣扎,生死由天定。</p>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为了求生挣扎出一条活路,胶东半岛的人们北上闯关东,走西口,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p>

    人离乡贱,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啊!</p>

    想到这里</p>

    李福寿的双手紧紧攥住船舷,因为过于用力而显得发白,发自内心的痛楚难以言表。</p>

    他是一名熟知历史的重生人士,也曾是一个愤世嫉俗的键盘侠,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爱的深切,爱得滚烫热烈,对华夏民族有深深的眷恋之情。</p>

    也正是因为这些,所以不能够忍受社会丑恶现象,不能够忍受朝日媚美的臭德行,每每拍案而起。</p>

    世事斗转星移</p>

    重生来到这个时代,在这个没有民族觉醒的时代,家国民族概念懵懂的时代,面对腐朽衰败的满清王朝统治下的国人们,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p>

    他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灾难发生,华夏民族华夏滑向百年沉沦的最黑暗时代……</p>

    《中英烟台条约》又称为《滇案条约》,是1876年(光绪二年)清朝与英国在烟台签订的条约。</p>

    英国获准在烟台设立领事馆,并且到了治外法权,从而拥有一系列的贸易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