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人道气运【求推荐求收藏】(第1/2页)  开局拜师三星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标凤仙郡,关于燕地大旱,秦云首先想到的就是燕王喜失德,触怒了玉帝。    于是,带着龙女就开始了明察暗访。    这一寻访,也让秦云对灾情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外地,秦云还不知晓。    但蓟城这个国都,也已因旱情而变得人心惶惶。    不过,蓟城毕竟是一国之都,天下首善之地,物资的供应可以从全国调集,倒也还算稳定。    但粮价那可真是一天一个样,飙升的速度令人发指。    莫说是平头百姓,就算是那些小贵族,都开始焦灼起来。    唯一例外的,或许就只有那些王侯贵胄了。    正是:    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时间一晃,秦云和龙女明察暗访就过去了数日。    关于燕王喜,虽不是什么雄图大略的君主,倒也还算勉强及格,基本上也没挑出什么刺来。    另外就是,现在还是战国,尚未流行什么“天人感应”。    就算是燕王喜失德,也不太可能降下这么大规模的旱灾。    伴随着深入调查,秦云也知道了现在六国的一些消息。    秦国,风调雨顺;    燕赵韩三国,大旱;    魏国,大涝;    楚国,基本正常;    齐国,风调雨顺。    “天命在秦!天命在秦啊!”    和秦父身在局中,不知未来变化不同。    秦云却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昭昭天命!    韩赵魏三国,和秦国接壤,秦国想打就打。齐国和秦国互相挨不着,暂时相安无事。    但凡是秦国想打的,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刚好应了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    而大涝的魏国,这就更有意思了。    魏国国都大梁城大墙高,周围水网纵横交错,既是补给大动脉,也可以有效阻挡敌人的攻势,曾多次抵挡住秦军的攻势。    但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水网太过密集,泄洪能力终究有限。    一旦水量过多,反而可能让大梁城变成一片汪洋泽国。    秦云记得,历史上秦灭魏国,用的就是水攻,大梁城在水中浸泡三月有余倒塌,被秦军一举攻克。    秦云感觉他的调查陷入了死胡同!    在西游世界,所谓的“天命”,其实就可以看做是“玉帝的圣意”。    到底是玉帝顺应了天命大势,还是玉帝创造了这煌煌大势?    或者说,支持秦国统一天下,和支持其他国家统一天下,又有什么不同?    老实说,秦云有些糊涂了。    若是燕国一国大旱,还可以看作是燕王喜失德,得罪了玉帝。    这山东六国难道还能同时失德,各个都把玉帝给得罪了?    不客气的说,天地灭仍不朽的玉帝,还真瞧不上人间的这些所谓的“天子”。    秦云其实也打算进王宫一探的,但刚刚靠近王宫,就本能的感觉到了极度危险的气息。    这让秦云心头不由一凛,立马就取消了探察王宫的打算。    这人间,或许比他想象的还要神秘。    起码,这王宫就不是他可以擅闯的!    其实,这让秦云既感觉合理,但又异常费解。    合理那是因为,在这漫天神佛的世界,人王还能正常统治人间国度,而不是被仙神取而代之,肯定有深层原因。    就拿神佛都无比需要的信仰念力来说,人王拥有的可远比一般的仙神要多得多。    远远望去,只见整个王宫,都笼罩在无比精纯的精神念力之中,散发着光芒。    让秦云意外的是,这些由纯净精神念力所汇聚而成的念力之光,并不是气运金光,而是蕴含着漫天水意的蓝光。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秦云竟然还从着水光之中,感受到了丝丝缕缕的火意。    这是怎么回事?    燕国的气运之光,竟然还蕴含水火,只不过这火也太微弱了,近乎熄灭。    正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以秦云观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