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善缘(第2/3页)  这个三国全是妖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臧霸离开。

    杨信立于原地,面露惋惜。

    当然了,得到一个承诺,也是好的。

    但古语有云: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啊呸,古人思想真流氓,想要污染我这单纯而不做作如石楠花般纯洁的少年。

    不过,若换个角度看问题,心里会好受些。

    在上一世时,他有个朋友,整个大学期间都没能交到女朋友。

    当时,他,嗯,他那个朋友自我安慰:大学恋爱修成正果的概率极低,只要你不找女朋友,就等于别人在替你养老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所以,只要换个角度思考,这样想一想……呃,好像更悲伤了。

    ……

    杨信割下昌岳的首级,带了回去。

    他将其交给诸葛珪。

    “君贡先生,秦太守虽死,但您领着郡兵艰苦搏杀,斩山贼数百,还亲手斩杀贼首昌岳。”他满面春风,笑着道,“虽有小过,但更有大功,瑕不掩瑜。”

    他顿了顿,又道:“我会书信一封,让我爷爷稍加运作,秦太守空出的位置,应当就由您来顶了。”

    诸葛珪闻言,面露感动。

    他自然是明白,杨信是想将这泼天的大功让给自己。

    “这怎么使得?”诸葛珪摇摇头,严词拒绝,“击退山贼的是你,斩杀昌豨的也是你,我怎么能抢你功劳?这种事情,绝对不可!”

    “没什么不可的。”杨信闻言笑了,诚恳道,“我年纪尚小,距离出仕还远,这功劳给我也没用。君贡先生,您心系百姓,升迁之后,岂不是更能为百姓谋福祉?”

    诸葛珪沉默,他还在犹豫。

    “君贡先生,秦太守昏聩,弄得天怒人怨。奉高县又被山贼击破,百姓死伤惨重。”杨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若再换个昏聩太守,泰山郡的百姓怕是活不下去了……君贡先生,你不争这太守,百姓就苦了。”

    他这一番话,可谓有理有据有节。

    诸葛珪想了许久,才勉强同意。

    ……

    晚上,杨信则又给爷爷书信一封,描述前因后果,让他帮忙。

    他言辞恳切,语气强烈,让爷爷一定要帮这个忙。

    这可不止是卖诸葛珪个好。

    一旦诸葛珪借着杨赐之力当上太守,不管他是否愿意承不承认,身上就会打上“杨氏故吏”的标签,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杨氏的附庸。

    如此一来,诸葛家的儿子不跟着杨家的儿子,还能跟谁?

    杨信露出微笑:计划通。

    就这几日,连结了两个善缘,他自然是心情愉快。

    ……

    此间事了,杨信也准备告辞了。

    ……

    “送君千里,也终须一别……君贡先生,都快出城了,不必再送。”杨信长揖行礼,洒然笑道,“奉高县刚遭逢大乱,百废待兴,还需要您回去整顿。”

    “子誓,到了阳都,也不必递名刺,将我的书信送与家弟即可。”诸葛珪似乎不放心,又叮嘱了一句。

    “我知道的。”杨信点点头。

    诸葛珪这才作罢,转身回城。

    ……

    杨信此行,不是直接西行往北海,而是先去一趟琅琊阳都,也就是诸葛家的祖宅。

    却是诸葛珪投桃报李,送了他一样东西,得他亲自去取。

    ——一卷《公输书》。

    刚来诸葛府时,杨信就注意到,府中的交杌(板凳)甚为精巧,严丝合缝。后来几日,他又看到不少物件,甚至竟有个小型水车,都是匠心独具,精美绝伦。

    杨信打听后才知,诸葛家有一卷《公输书》,而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