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1/3页)  女商(大清药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巡抚的来意不难猜——是来让齐老爷“捐款”的。

    “……原本以为匪患已除, 孰料今日谣言又起,使百姓不得安宁。”巡抚大人慢条斯理地说着,“齐大人作为商界英才, 理应为国分忧。本官已决定,陆路和水师共同搜捕, 务必要将那个金兰鹤的谣言弄个清楚。只是齐大人也知道, 近来朝廷财政吃紧,我们做地方官的也要为皇上分忧……”

    齐老爷脸上肌肉有点扭曲, 用力笑道:“这个,巡抚大人初来上任,也许不曾听说, 敝行一直为厘金局输捐,筹防局、捐输局的税款也不曾少了……”

    巡抚笑道:“那都是地方上的日常用度, 本官管不着。但这金兰鹤实在嚣张,装神弄鬼到了本官眼皮底下, 那是全广州城的威胁, 齐大人难道还要袖手旁观吗?”

    话说到这份上, 齐老爷是别无选择, 连忙站起来表忠心:“下官愿庶竭驽钝, 报效大清!下官愿捐……军饷一万两!”

    “很好, ”巡抚笑容绽放, 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 “本官听说, 齐大人向为夷华各商所推重, 相信齐大人振臂一呼,广州商界也会积极响应的。”

    齐老爷脸上的肌肉又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笑着点点头。

    “这是自然。下官会命人在商会发起募捐, 嗯……十万两。十万两应该不成问题。到时十一万两白花花的银子,便是我们广州商界的拳拳爱国之心,请巡抚大人笑纳。”

    大清的官场算不上清明。军费不够捐税凑,乃是惯常操作。

    巡抚用筷子夹起一团咖喱拌米饭送进嘴里,皱着眉头品味咖喱的微辣,一时没说话。

    齐老爷有点尴尬,不知道哪句话说得不合适了,筷子停在半空。

    过了好一阵,巡抚大人才咂摸完味儿,笑道:“如此甚好。本府向来藏富于民,商行里现银充裕,依本官看,募捐十万两不成问题。那本官就等着齐大人的好消息了——对了,若是募得超额,齐大人那一万两本官也会酌情退还,算是还齐大人一个人情——总不能让齐大人白忙活一场,对不对?”

    齐老爷站起身,感激涕零地请了个安:“巡抚大人英明,下官无以为报!”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巡抚大人摸摸肚皮,管下人要了西洋香水喷在身上,盖住了餐食的气味,然后整理顶戴官服,踱着方步出门,好像只是来视察了一下工作。

    当然,身后的随从们不是空手出来的——十箱精制乌龙茶,用锡纸包成小包,盛在精美的铁皮罐子里,随着抬上了轿子。

    另外,齐老爷从怀里摸出了一本自己新刊印的诗集,随手往里面夹了一张银票,请巡抚大人批评指正。

    茶叶和书作为伴手礼,既低调又亲切,显得巡抚大人既廉洁又近人情。

    齐老爷送走巡抚,脸色立刻垮了下来,小声诅咒:“屁股还没坐热呢,就懂得捞钱,这些‘父母官’真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

    那桌丰盛的西菜只动了一小半,他也没心思吃,挥手叫人胡乱堆进厨房,自己阴着脸,把王全叫来商议了好一阵。

    王全随后召来众伙计,点名把有点资历的伙计雇工都叫了出来,命令:“跟老爷走!”

    有傻愣的还问:“干嘛去?今天不做生意啦?”

    王全十二分不耐烦:“劝捐去!”

    官府巧立名目筹军饷,德丰行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行业领头羊,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光自己捐还不够,还得鼓动别人捐。

    ——“我们德丰行都捐了一万两了,你们不出钱,像话吗?”

    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别人不愿捐怎么办,只能“劝捐”。

    林玉婵看到这“劝捐”的架势,就知道这大概不只是“劝”那么简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