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3 章(第3/5页)  女商(大清药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兴地拿起筷子开吃。

    苏敏官显然没胃口。他捡起一条鱼尾巴,心不在焉地喂小狗。

    木兰不知何时蔫不出溜地踅了回来,在他脚底下摇尾巴。

    红姑连声催:“敏官少爷多少吃点,给个面子。”

    林玉婵忽而想起来一件事,放下筷子,小心翼翼问:“方才……”

    苏敏官放下筷子,“嗯?”

    林玉婵指指红姑:“方才你对那洋人老爷说……你是她的……虾子饼?”

    林玉婵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八卦了。倘若他是为了解围随口一说,事后难道不应该像古人一样赶紧道歉,“事急从权,冒认丈夫,有损娘子清誉,万望恕罪,巴拉巴拉”?

    但要是他真跟红姑是两口子……这怎么看怎么不像嘛!

    苏敏官听完她半句话,忍俊不禁,拨着筷子说:“阿妹,你很看不惯我单身一人?”

    林玉婵:“……”

    这是古人该说的话吗?

    她被这话噎得脸上一热。苏敏官还记着她那日“假冒未婚妻”的仇,那明晃晃的眼神看着她,仿佛在质问:你就这么操心我的终身大事?

    有时候林玉婵觉得,这个世界早就暮气沉沉,它的命运早已尘埃落定,人们再怎么挣扎,都逃不出那个沉重的命运;

    有时候她却觉得,这里很多“古人”一点也不像书里、电视剧里的那种古人。她在这个世界里完全没有先手优势。对历史进程的剧透无助于日常的鸡毛蒜皮,每天好像掉进了个涡轮洗衣机,一天天被人牵着上蹿下跳。

    红姑见她有点懵,也笑了,大大方方的抬头。

    “阿妹没看出来吗?我是顺德妈姐——自梳女。不嫁人的。”

    “自梳女?”

    林玉婵似乎看过纪录片。清末,矢志不嫁的少女自行盘起头发,自力更生,独身终老。

    直到二十一世纪,还有零星的自梳女,白发苍苍,结伴生活在华南和南洋各地。

    这时节少女梳辫,妇人盘髻。红姑天天盘着发髻,林玉婵默认她已婚,却从没想过“自梳女”这个身份。

    红姑道:“我十八岁就自梳啦。打拼这么多年,跟姐妹一起凑钱买了这个院子。今日她们回顺德探亲,我贪财,留在城里卖鱼,这才晦气让鬼佬缠上。要是大伙都在,哼,打也把他们打出去!”

    尽管她一边说一边笑,但林玉婵敏感地意识到,这次红姑不得已而寻求男性的帮助,对她来说,有点丢脸。

    所以苏敏官尽管没胃口,还是留下来做了个吃饭的样子,以示和红姑两不相欠。

    林玉婵觉得很多事情一下子清明了,忍不住问:“你不嫁人,你家人不反对?”

    这是什么先进的理念,放到两个世纪后,大概逢年过节都会被连环催婚。

    红姑笑道:“食得咸鱼抵得渴,反对又如何?我们那村子里,快一半的女仔都自梳,反正有手有脚能搵食,何必嫁去婆家受气?我家姐妹四个,大姐嫁去秀才家当小老婆,被逼着上吊了。二姐嫁去农民家,生孩子生死了。三姐被丈夫打断了一条腿,爬着逃回了家。后来三姐拉我一起自梳,爹娘再也不说什么。况且自梳女都是拜过观音菩萨的,一旦自梳,谁也没法强迫她嫁人。”

    她轻轻哼唱:“自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衣服自己缝,自己的生活自己理,自己的苦乐自己享——”

    林玉婵好像发现一片桃源新天地,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红姑红姑,”她激动地轻声问,“我也想自梳,怎么走流程?”

    苏敏官正玩鱼骨头,闻言讶异地看了她一眼。

    詹先生只好无话。仓库里的伙计们惯会看掌柜的脸色,没过多久,就十分不见外地开始使唤她干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