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4章 第 184 章(第1/6页)  女商(大清药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航行长江的时候我就在想, ”她清晰而快速地说,“如果我能知晓各大码头的价格变化,做生意时肯定如虎添翼, 再也不会被洋商牵着鼻子走——当然, 实时价格不可能飞到我手边,但就算延迟三五日, 对我来说也是很有用的参考。”

    “即便船价能减半, 林姑娘, 据我所知, 博雅如今的资产也养不起这样一艘船?”

    “别急别急,还有商量的余地。”

    小姑娘不慌不忙, 笑盈盈给他斟一杯酒,然后摊开另一个笔记本。

    那上面圈圈点点, 五颜六色, 都是她此次长江之行, 沿途记下的见闻。

    苏敏官从中看到了熟悉的细节:镇江洋商如何为了垄断竞争而签订齐价合同;九江洋商如何恶意抬价开盘、抑价收购;洋商之间如何议定收购份额, 对破坏规则的友商集体抵制, 而华商却一盘散沙, 各自为战;各港口棉价如何高低不均, 显然有人故意传播错误情报……

    苏敏官略略扫一眼, 抬眼洗耳恭听。

    “我这几日跟大伙讨论好几次, 自己又仔细想了一下, ”林玉婵慢慢说,“洋商这些竞争手段, 你我无法阻止,但也不至于任其宰割。如果能开展一些反制的措施,不说别的, 起码上海港的棉花收购价,不至于被他们操纵得这么离谱。”

    “林姑娘,再次提醒,”苏敏官不为所动,“单凭你每担棉花多卖二两银子,不足以养一艘轮船。”

    “快船从上海出发,往返所有开埠港口,记录当地的大宗商品价格、洋行收购份额、以及当时当地汇率。”林玉婵继续说,“如果水况顺利,两周可以走一个来回。然后,请专人将这些情报汇编成册,再分发到各个开埠码头,以供当地华商参考。这样一来,虽然情报仍然有所滞后,但至少大家不会两眼一抹黑,被洋商像遛狗似的到处涮。”

    苏敏官一口口抿着黄酒,听着她语速极快的叙述,脑海中已经转换出一幅幅画面,模拟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价格滞后不要紧,哪怕只知晓两地价差的方向,精明的商人就能从中估算出许多信息……更别提,再加上当地洋行的收购意向,这两种情报组合起来,多半会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些情报,如果她一人独享,让商铺盈利翻倍是不难的。但她居然想发给所有人……

    苏敏官忽然问:“你汇编这些小册子,我猜林姑娘不会大发善心,赠送?”

    林玉婵立刻拍桌子道:“五两银子一本,你买不买?”

    “两周一期——你是想办报纸?华人商业报纸?”

    林玉婵摇头:“不。太冒险。”

    说到底,还是放不下她那“花衣公所”。只不过她到内陆游历一圈,野心膨胀,一个花衣公所还不够,她想垄断所有大宗商品的实时价格情报。

    其实以前苏敏官就想过类似的事,还派船工抄录过一段时间的码头商品价格,发现没规律,于是作罢。

    现在回想,毕竟这些商品不是他的主业,缺乏一些敏感度,他也无暇像林玉婵一样,专门抽时间混到各个租界里去细致调查,所以……

    这钱活该她挣。

    炸猪排和洋山芋色拉都已见了底。苏敏官发现这一顿饭,大部分时间都是林玉婵在讲话,她面前的酒一口没喝,至于餐食,也不知她吃进肚多少。

    他摇铃叫小二,又叫了金必多浓汤及烤牛油面包,全放在她面前。

    “现在换我泼冷水。阿妹,吃。”

    有男神语音下饭,林玉婵十分满足,不计较冷水不冷水,左手餐巾右手汤匙,坐等金主面试。

    她好奇地拨弄那金必多浓汤——其实是prador soup的音译,字面意义“买办汤”。佐料十分的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