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第 224 章(第1/5页)  女商(大清药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不能“偷窥天颜”, 林玉婵只能看到一条缀着金片的裙子边,以及一双镶满宝石的精工绣鞋。几双男男女女的脚簇拥在她身后。

    屏风后面,隐约可见一排黑朝靴。方才吵得不可开交的“顽固派”和“洋务派”, 被慈禧强行休战, 请到后头,兄友弟恭地喝茶。

    慈禧喝着花茶, 絮絮问几句琐事, 然后让她抬头,问:“这些东西, 都是你打沪上带来的?跟我说说, 这都怎么用。”

    林玉婵道:“那我问你,如今市场上还有什么稀奇玩意儿,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林玉婵:“……”

    虽然她不会上纲上线的给自己找不痛快,但偶尔触及这个念想, 还是会心有隐痛, 觉得这些情谊根基不牢,如同沙上建塔,如同脆弱的花瓣上扎着一根刺。

    林玉婵换好男装下船, 望着码头牌匾上的大字,深吸口气,勇敢踏入新地图。

    她已经跟赫德道别, 诚心谢过了允许搭船之情。赫德已去巡视津海关, 租界海关大楼顶升起格子旗。

    维克多已被京里派来的专使接走了。维克多在船上对她做小伏低百般讨好,此时才算恢复了“洋大人”的体面,被人毕恭毕敬地请上官家马车,然后横冲直撞地离开。

    奥尔黛西小姐下船后就派女仆去找当地教会。没一个钟头,就有个大胡子教士带着几个中国信众前来迎接, 请进英租界利顺德大饭店休整。

    对林玉婵也十分客气:“是奥尔黛西小姐的同伴?来,让仆人帮你拿行李。”

    林玉婵笑着婉拒:“我不用休息,想在城里逛逛。”

    大胡子教士笑道:“好!遇事就报望海楼天主堂。没人敢刁难你!”

    路上的人、马、驴、骆驼,熙熙攘攘地挤

    在大清朝生活,不管是为官还是做商,礼数都不可缺。自容闳时代起,博雅的账面上就专门留有公款,支出这些迎来送往的书信费用。

    维克多连忙又堆笑:“不过呢,谁叫我陷进了美丽的中国姑娘的温柔陷阱。只要她赏脸和我跳个舞,或者送我一个吻,我保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一定诚实守信,不偏不倚,不让她失望……”

    说着揽住她的腰。

    林玉婵倒是不介意跟他跳一曲,但维克多说话的语气让她不舒服。甜言蜜语中闪着獠牙。

    “……面子是赛天要紧的,嘛事能讲,嘛事不能当面讲,嘛时候该说嘛,嘛时候不该说嘛;都得事先想过。姐姐您聪明赛秀才,但见了官,不能太麻利,当然也不能反应太慢,不能太格色,但也不能别人说嘛就是嘛……”

    这些礼节性的贺帖,她也不指望让官夫人看到。多半是府里统一收拆,她也从没接到过回信。

    今日收到有一品夫人钤印的信,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林玉婵心中咚咚跳,目光逡巡在最右边抬头,鼓起勇气往下读——

    她松口气。

    在上海广州老城厢,街道狭窄,容不下一辆马车;然而在这里,一条条道路宽得像广场,可以在中间组织网球赛。

    放眼望去,除了几座斑白的佛塔,找不到高层的建筑。整个城市仿佛二维铺开,一眼望不到边界。

    他是文祥夫人的嫡亲哥哥,年轻时在关外贩皮货,攒下点银两。如今老了,想过稳当日子。自家妹子在京里享福,他也就带着家小搬来北京,寻思找个生意做做。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开饭馆。于是在正阳门外盘下个烧鸭店。因着是闹市,生意还不错,够他每天玩鸟下棋的。

    谁知上个月,对面新开另一家饭馆,好家伙,赔本赚吆喝,又是打折又是发广告,还请了个书法家写了牌匾。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