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六章 牵引思索(第1/2页)  将军在上:夫人莫装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莫知晓眼睛一亮,圆润的脸上满是喜悦。

    西北目前的情况,还处于严加防守,拒绝西北之外城池的往来,那些加入商会的书信,都是通过连问荆的暗卫捎送回来的、

    当然了,除开西北防守严谨,一只蚂蚁出不去,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之外,也有因为西北瘟疫消息太过可怕,导致压根没人敢前来西北。

    几乎外头所有城池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京城如火如荼的内斗混战中。

    若不是连问荆突然成立了一个西北支援商会,引起了注意,估计所有人都把西北瘟疫抛到脑子后面去了。

    但是连问荆身处西北,为西北支援的行动,是完全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的,无论是百姓还是地方望族,都没想到,连问荆竟然会去满目疮痍的西北。

    难怪京城闹腾成这样,都没听见半点关于连问荆的风声,关于连问荆的无非都是连问荆不参与党派之争,保持中立,但连问荆人在哪,谁也不知道。

    如今知道人在哪了,连问荆也毫不意外的再一次获得了大量的民心,甚至有不少激进的地方党派,开始痛斥讨伐京城的内斗跟混乱,不顾西北十八州百姓的水深火热。

    也有冷静自持的党派说了句公道话,朝廷先前在得知西北瘟疫的情况后,立马就赈灾了,还是三皇子前去的。

    但是激进党派岂是能听得进去公道两个字的,他们仰着脖子,写着激进的文章,痛批当朝新君与造反的东北王,不断地赞美连问荆的高贵品德。

    然而激进党派的行为并没有让任何人因此对连问荆的好感有所减轻,激进党派最主要的目的也不过是为喷而喷,赞美还是很少的,但他们很少的那么些赞美呢,又都是说的实话,旁人想反驳也反驳不了。

    如今大昭国刚平稳下来,还是连问荆辛辛苦苦在北疆打了足足十年出头的时间,把戎狄打的哭爹喊娘,卷铺盖走人的。

    没成想,外敌是打退了,开始内乱了。

    自古以来就没有京城陷入混战,动用了炮弹的例子的,纵观历史上千年,皇子夺嫡虽然残酷血腥,但绝对没有到达开战的地步。

    来来去去无非是结党,陷害,斗争,逼宫之类的,在京城城门口开战的,还是头一回。

    看热闹的人居多,但冷静的人也不少,也有人担心京城内乱,会引来敌人的进攻,到时候内忧外患,又该如何是好。

    且如今眼下京城乱成这样,也造成了今年许多的麻烦,比如准备赴考的读书人愁得眉头拧成了绳子,眼看就要春闱了,京城这个样子,谁敢去?且春闱还举不举办恐怕都成问题了,若是不举办,他们辛辛苦苦从去年秋闱里厮杀出来,如今被迫喊停,那算怎么一回事?

    再者准备参与今年秋闱的学子,又该何去何从?

    其次如今新君登基,大昭国的律法有无修改,赋税有无增减,一大堆的问题,目前无人敢提,也无人解决,全都停滞着。

    更令人不安的是,连问荆支援西北,西北十八州被瘟疫覆盖,万一连问荆牺牲在西北了,谁来守卫大昭国的江山?如果敌人来犯,又该谁去镇压?

    不少名门望族目光深远,已经考虑到了最要紧的命脉上,开始筹备隐居的退路,以防万一。

    但连问荆既然要支援西北,且带头做了模范,自然也没人会假装不知道,陆陆续续的送去了一些心意,尤其是商贾们,更是争破了头要加入。

    甭管连问荆会不会死在西北,连问荆设立的商会,谁不想去蹭那么一丝半毫的关系跟荣耀呢?商人重利,自然嗅到了里头隐藏的好处。

    故而才会有一呼百应的效果,如今连问荆跟知府一同处理的书信就多到看不完,上到深陷水深火热的官员们,下到商贾,无不纷纷;慷慨解囊,其中目的为何,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