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先生真乃青山县之福啊!(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品了一回乳茶和红茶,王县令安心要把这个茶变成青山县的产业之一,于是找李咎多讨了几斤,预备多找几个人试品。

    李咎虽不知他要那多茶叶做什么,还是答允了,便让幺娘取了来。

    幺娘一去,初三捧着一个篮子,哑巴提着一个食盒,一前一后地进了门来。

    两人先行了个乱七八糟的礼,然后将手里的东西往桌上摆。看得赵笠直龇牙,寻思着从自家找个小子过来教教这些人礼数。王县令只顾着看篮子里的东西,倒没在意。

    “先生,世叔,这就是某所说的‘良种’。这个是红薯,亩产最高。我们吃它长在地下的部分,洗干净后蒸煮都可,此物很甜,可以充饥,但是长期只食用这一种食物,会生病。不过它的藤条和根茎拿来喂猪都很划算。”

    李咎从食盒里取出蒸熟的红薯一分为二,放在小碟子里,安在赵、王二人面前的桌上。幺娘回来在一旁跟着剥土豆,剥完也放在碟子里端上去。

    李咎一边摘水煮玉米的叶子和须子一边继续科普土豆:“这个我管它叫土豆,亩产就低多了,大约一千多斤。它不大耐热,如果是在咱们这种植,就得注意遮阴防暑热。但是它和稻子、麦子一样,可以作为主食食用……”李咎呱呱一大堆土豆的特点,尤其强调了毒性,“它也可以当菜吃,滑炒、煮肉都不错。”

    等两位客人拿着小汤匙在舀土豆芯了,李咎又开始科普玉米,玉米的产量相对最低,约在七八百斤之数。比起土豆和红薯,玉米更像是个多面手,主食可,作菜亦可,酿酒可,榨油也可——当然这时候是绝对舍不得拿去榨油的,出油率太低了,这个时代不配吃这么精贵的油。玉米的普适度最高,耐各种贫瘠的环境——只要有光照有温度,大江南北到处都可以种,它的秸秆可以粉碎后返田增肥,这却是土豆和红薯没有的好处了。

    王县令听得一愣一愣,又希望李咎说的是真的,又怕他有夸大的成分。就算是产量最低的玉米,这个七八百斤,也将近有肥田稻米的两倍之数了。

    “李先生,我实在好奇这三种作物如何培育,如何耕种,能否我派遣一人跟随先生学习呢?将来先生出售良种,我定要买了来亲自试试。”王县令说道。

    “没问题,欢迎之至。”

    李咎正愁没人能当庄稼种植技术员呢,这位王先生肯自带人才,他欢迎得很。

    他唯一不能对人说的就是自己的仓库,横竖有哑巴在,他暂时不怕泄密。

    尝过熟制的三种杂粮,这才进入了正题。

    便是李咎手里的那些花活儿了:铅笔和香皂究竟造价几何,又要花多少民力?

    李咎很实诚,从书房拿来刚才写的关于铅笔和香皂的产业思路,与他二人解释说:“铅笔尤可,所需是石墨粉、黏土、竹木、胶罢了,再怎么麻烦,因为就只有裁切竹木、混合墨粉、烧制笔芯、组装成品这么几步,无论如何都不会太过麻烦。不外乎笔粗一点,丑一点。”

    王、赵二人连连点头,的确如此。墨粉可以由商人采买来,黏土有的是,并不是多么贵重的材料,何况一支笔的笔芯用量本也就不多。如此铅笔一事就可放心了。

    李咎将香皂的纸拿出来:“我从没想过将送与赵兄弟的香皂拿去卖与平民,不论香料还是基底料,都过于贵重了些。香皂只合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用。我想穷人家、福善堂等每家一块的香皂,是简化过的。一没有香料,而基底料也用最廉价的,只要造出能清洁手、足、口、面的皂就可以了。因为它的基底料是油脂,我姑且成为‘肥皂’。”

    李咎指着肥皂的两大构成之一“碱”说:“草木灰、盐卤碱、口碱,都是可以的,从外地买,一块肥皂也用不了多少。倒是油脂的来源比较麻烦,不论猪脂、素油,用作肥皂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