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大建设的前奏(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给所有长工上课一直在李咎的计划里,如果没有意外,将会是李咎一辈子的事业。

    不过现代学生要放寒暑假,这个时候的农忙季节,李咎准备也顺势放假。

    年后这几天,又是去牲畜行接牲畜入棚、分栏,又是去车马行将两张马车接回来,又是去石料行谈砖石沙土,还有新来的这批人到了,日常采买有变化……一系列事情劈头盖脑砸下来,课程也只好暂停。

    花了一天功夫登记整理好所有人的信息,李咎就开始排工作了:

    会照顾牲畜的去照顾牛马骡——很不巧,这批人里没有,李咎只得自己亲自安排,等将来有了牲畜里的老把式,再转交出去;

    会抹泥砌墙的跟着哑巴先把水渠修了,然后去把化粪池再整一遍好最大限度地防止污水外渗;

    女眷负责做饭,具体怎么分配,她们自己商量着办,只要饭菜符合要求,李咎不打算插手管这块儿;

    会女红的做日常穿的衣服和其他布类用品,将来可能直接转为纺织女工;

    会烧窑的暂时先准备认字学习怎么烧水泥,等荒山那边开始运转了就去荒山烧水泥烧砖;

    手脚稳重的去琢磨怎么刨出制造铅笔所需的木条和木条开槽;

    再剩下的人,力气小的跑腿、洒扫,力气大的去石料行卸石料、劈柴、给李园的公账仓库做出入库搬运工作——这个仓库分在三个地点,最大的在正堂后面,最小的在厨房旁边,储存着李园的公共财产,比如食物、水泥、床品、衣服等。

    还差一个管账的财务,李咎点了哑巴去登记。哑巴连李咎的仓储都看在眼里,和幺娘一样成了李咎心腹中的心腹,李咎索性就把李园仓库也交给了哑巴。如果哑巴能胜任,那么以后财务主就给他当,也不是不行。

    最后分下来,大家各自领了活去做,擅长破篾子的吴大郎被分去琢磨铅笔,他媳妇领到了缝制衣服的活儿。眼下他们每人只得两身衣服,还是从一整套冬装里拆成的两身。李咎给他们发的冬装是每人一套,一套五件,拆开来夹衣夹裤披粗布衫就可以一身,大袍子长棉裤又可以算一身。

    对李咎而言,这还算是少的,干活的人衣服不禁穿,一人发一套显然没考虑到换洗和折损的问题。不过时间来不及,先凑合凑合也就行了。

    这时代里,大人的衣服改给小孩儿穿,姐姐哥哥的衣服穿小了还给弟弟妹妹穿,都是最常见的做法,很多人一辈子就没穿过一次成套的新衣服。

    因此,拿到暖和轻便的棉夹衣,又得知他家五口人人手一套,吴大郎的娘,那位快七十岁的老妇人,抹着眼泪就要跪拜李咎的“大恩大德”。

    李咎可不敢受,赶忙躲掉。

    等再过几天,各处的事情渐渐的都安排上,还不知有多少人会来,衣服等说不定会有短缺,领了女红活的人从进李园的第二天起就认真干活儿了。吴家媳妇带着闺女,加上三九、小莲和幺娘,五个人一天倒也能整出不少。吴老娘眼睛不好使了,就在一旁给女工们递送东西。

    幺娘说李咎的意思,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休息了。吴老娘自己不愿意:“躺在屋里头不踏实,做点事才像个样子。”

    李咎听闻,也就由她去了。

    等第二批长工的新鲜感没了,不论什么事情都有了个章法,隐隐约约成了长工头子的吴大郎和初三特特与李咎说大家有时候没活儿干,心里很忐忑,怕吃干饭被主家赶出去。

    李咎问阿柱和初三:“墨粉打听到产地了不曾?何时能运来?黏土现在一天能出多少?砖瓦烧好了多少?石料都运到了吗?木材行能给多少竹子和木头?石灰一天能运来多少?”

    阿柱心里一转,道:“昨儿去问了,黑色、能上色的矿石有几种,咱们县产的煤炭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