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不做文抄公的李咎(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给一个就诗下饭,对文酌酒的书生送礼,应该送什么?

    李咎思索一阵,往仓储中心那么一盘算,马上有了主意,道:“如此好办了,我家藏书里,有好些外面没有的东西,不论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甚至杂剧话本传奇,应有尽有,我找几个来凑一套,想个花头,好给老人家送去。”

    染织陈道:“可好。以后三节两寿的贺礼也有了。而且……没准儿能在尤相公那里露脸呢?老哥哥您看,黄举人得了香皂都要给尤相公写信送一份,可知这师生二人关系极好。若是能和尤相公往来,嘿!那咱们可就真的出息了!搭上尤相公啊再进一步……”

    染织陈絮絮叨叨的,和李咎商议今年的生意和人情往来怎么办,耽搁得晚了就在李园住了一天。第二天一早,他方带着李咎交代的任务和银票开开心心地回家抱老婆暖被窝去了。

    李咎算好收支,对着仓储中心的书本子思索给黄举人送什么书做谢礼比较好。考虑到尤南的存在,与黄举人的往来很值得他花点功夫琢磨。

    送诗词是最稳妥的,只是需要注意用的典故是否能圆回来。一本诗词集子送上去,这个世界存在过的当然可以有,没存在过的也可以有,只说是家藏就能遮掩过去。

    杂剧话本的问题和诗词一样 ,主要就是得注意故事里有没有用到出格的典故。但是和诗词比起来,杂剧话本毕竟篇幅长,检查、处理起来就很麻烦。

    诗词不一样啊诗词有一首誊抄一首,抄到哪算哪,还管篇幅呢?

    至于其他的学术性著作,比较简单干净的文章,之前为了凑钱卖了几本,剩下的都是比较专业或者深入的文章,李咎暂时不敢拿出来。

    他对这个世界的学说体系不熟,万一抄到了不该抄的,比如这个世界的名人和那个世界的同个人的观点不一致,他却将截然相反的观点抄了过来,那就蛋疼了,只解释原因都要想半天。

    不过等李园人用的自然科学基础教材编完,倒是可以给黄举人送一份,自然科学知识反而是最安全的书。

    想到这,李咎也就有数了,这次他送一本诗词过去,就将和春节、元宵节相关的诗词文赋誊抄成册,只说是见家传一本诗词集子极好特意送上,绝对有王者级的作用。

    因为,就他在书肆里匆匆翻过的结果看来,这个世界没有秦观和欧阳修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绝代佳作可不曾问世呢!

    李咎花了一天功夫倒腾这个集子,花钱请了笔墨店写字儿的先生用最规矩的字誊抄好了,找了个螺钿凤鸟纹的盒子装起来,送到了黄举人府上。

    顶级诗词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初十晚上李咎送谢礼过去,十一开始整个青山县的书寓、乐坊、酒肆里的弹唱女子,都唱起了“东风夜放花千树”和“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

    而黄举人,他又带着赵笠登门来了。

    甫一进门,还没寒暄呢,黄举人急不可耐的就先说了:“‘辛稼轩’是何方高人,小可等是否能有机会拜谒词宗?”

    看,这就把“词宗”拍在老辛头上了。

    李咎边往自家小楼的客厅迎接人,边说:“不是凡间人,怕是无从谒见了。”

    “如此词宗,如何我们阅尽万篇的不曾听闻过?”

    “还有那文忠公,好真切的抒情!不知又是何方文圣?”

    李咎张口就来:“我也是从先祖的藏书中偶然发现的。乃是一套名叫《宋国志》的书,不知几千几百卷也,我先找着了一册《稼轩长短句》一册《文忠公词集》,录在《宋国志》的词书部分里。因为前两天才翻出来,故而只摘了几首应景。”

    “《宋国志》又是何书?”

    “某也不知,前日里翻箱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