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黄致的李园见闻录1(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咎抄了两章《三国演义》,剩下时间盘了一回账目,批了一回采购单,勾了一笔账,看了一回农田、果树林、荒山、土窑的进度,确定一切进度都和计划对得上,这才放下已有的杂务,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准备。

    拼音已经提上了日程,《三国演义》也有了些积累,王县令和黄致主动提起来要推广拼音的事情……

    那么也是时候趁着农闲的日子,教一教众人了。

    自己府上的人因为吃着李家的饭,拿着李家的钱,李咎让他们学啥他们就学啥。《论语》《代数》《自然》《诗三百》《增广贤文》,硬着头皮都得往下学,小莲都开始学平面几何了!

    但是外面的人不一样,李咎敢在外面教《代数》,只怕来学的人还不如树上的麻雀多。

    因此李咎选择用《三国演义》当外传的教材。

    第一么方便把他夹杂的私货带的更远;第二么,故事好看又耳熟能详,方便百姓们接受;第三么,是个连载的,看黄致都被吊成了什么样子!这样能吊人胃口的书放出去,足够他们认认真真学上一年半载了。

    李咎和黄致这么一商量,黄致想到独追更不如众追更,非常赞同李咎的打算,甚至主动提出和李咎一起给《三国演义》做方言注音。

    黄致准备暗搓搓地往里面夹带一些批注。这是注定流芳千古的著作,就让他来做第一个注释者。到时候全天下看的《三国演义》都是“原作罗贯中,李咎整理,黄公奉和注”,他的名声必然随着这本书传扬天下,那时岂不人生圆满!

    时近黄昏,差不多到了吃饭的点儿,李咎从黄致手上拿走《三国演义》放回桌上,笑道:“这一顿起,烦劳先生与我一同用饭了。我们家里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吃的厨房大锅饭,各人的饭菜一模一样,只是分量有别。除非是要待客,才会另行制备饭菜。我自己乐意私下买肉买菜加一两个碗,他们长工有些不爱攒钱的,喜欢吃口好的,也愿意和我一起加菜。先生想开小灶,也是可以的。或叫人买了菜送到厨房里去,或与采买人说一声委托他去带了来,做菜并不额外收钱。”

    “原该如此,我来你们李园也不为逍遥自在,原是为了看看你们如何行事的。饮食起居,自当与你相似才是。”黄致于饮食方面不大在意,只是也挑剔,料着所谓的“大锅饭”并不好吃,少不得要自己多开些小灶了。大户人家原也是如此,大家一个锅里吃饭,想吃些新鲜的喜欢的,另花了钱请小厨房单独做,并不独李园这样。

    黄致问道:“不过,采买人是谁?我统共就带了两个书童来,若是自己去采买,怕忙不过哩!”

    李咎道:“各处缺了什么,或是需要什么,自己报与认字儿的工头知道,工头一并送去给三九。三九自己会安排这件事。或是外面送来,或是家里的人出去采买,都会如数交给他们。黄兄这边,我准备配个传话的娃儿。还请黄贤兄照顾一二。”

    黄致道:“好说,便领了来我瞅瞅罢。”

    李咎便叫来吴大郎的儿子吴双一,让他给黄举人行礼,嘱咐他好生听话。

    黄致上下一看,是个规矩齐整孩子,随口夸了一句,又问:“这却是个男孩子。我没记错,你所说的三九乃是一个婢女,这……?”

    李咎道:“三九是个爽利人,倒不必在男女大防上为她忧心。平素也是人多的时候排着队给她送采买单的。”

    黄致皱着眉:“我自然相信你的家风,我只怕外面知道了多有苛责。大家婢女各有本份,本与千金小姐等一起,等闲不和外界来往。”

    李咎有一车话想说,但是最后只说:“她倒也不是婢女,是个当家做主的女户,不过在我这里做一份工挣钱养活自己。女子当户不容易啊,什么人不得见?我这里的都是些老实本分的人,纵有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