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尤老先生写奏陈(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被李咎狂风骤雨似的基础科学知识洗礼的人,除了一把年纪还要当小学生一般念书的李园众人,还有一个黄举人。

    按照黄致的原计划,他在李园住一两个月,把李园的方方面面都吃透了,再带上三国和宋国志回去。

    没想到住了小半年,他还是舍不得走。不过他还有学生要带,家里也不能放下,于是黄致索性将李园隔壁的房子买下来当做别业,平时上午在李咎这边厮混,下午回别业教学生,十分便宜。

    黄致带的学生有赵笠这样要专心科举的,也有他见猎心喜直接收了来当书童的少年,只要陪着谈书论道,并不拘他做什么的。

    李咎每每折腾出什么新东西,黄致必要带着书童等仔细研读,若有所得,必写书信与至交好友知晓。

    这些天借着青霉素的东风,李咎把地理、天文、医学、物理、光学等全部打了个引子,写了点基础的东西,合成了一份《百家杂学》首发刊,黄致硬着头皮也看完了。无奈他在杂学上多少有些“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许多地方确实读不懂,他也不在乎,有空拉着李咎给他讲清楚,再将自己听来的记好,与刊本一起送给尤相公等瞧个新鲜。

    “一人苦恼不如众人苦恼。以诸公之长,岂不比我独自参详神伤来得妙!”黄致美滋滋地想着。

    其他人也罢了,有喜欢杂学,和黄致一样被李咎一本厚厚的杂学入门刊物砸得头晕眼花几乎魔怔的,也有觉得是带歪人性情的邪魔外道应该禁了,也有完全不放在心上,却独独挑出了农学相关的人。

    这个人就是黄致的座师尤南。

    秋收过去后半个月,尤南收到了黄致送来的东西。

    一筐子新奇粮食,一本书,还有一封老长老长的信。

    在尤南看来,什么气压气旋海陆关系,什么细胞病毒寄生虫,都不如纸上“每亩产粮二千斤”几个字来的重要。

    尤南将单独放在一旁,标注着若有发芽则全株不能食用的土豆摸出来放在手里端详,一边看一边想道:“奉和绝非信口雌黄之人,他说是二千斤,就是他真的见着了这个数。若不是有人连他也骗了过去,那就是真的……世上真有这样的粮食?”

    只是黄致的信,还让尤南有些半信半疑。不过县令王伊蔚和郡守司马韩的信也提到了同一件事情,这就让尤南信了个七八分。

    黄致的信上也提到了品种退化的事情,他接下了李咎的请托,要寻摸对“农学”和“生物”感兴趣的人,据说这样的人可能有希望接下逆转种子退化的重任。“农学”和“生物”在黄致送来的那本《百家杂学》上有,只要看了那本书,觉得有兴趣,就算是成了。至于人物品性,需托付尤相公帮忙斟酌。

    尤南将三封信和一本书放在跟前想了一阵,叫来书童磨墨,又命人取请长子尤复前来。

    他将三封信的内容整理出来,将三人都提到的说辞提出来,单独写了一道简短的奏陈,说明大松郡青山县李园主人李咎有三件奇事,分别是拼音、水泥和粮食,前两者之前提过了,不赘述,今日所奏事关口粮云云。

    尤南花了一半篇幅列述粮食的情况,特别强调三种粮食的产粮和品种退化的问题,以及其中“土豆”一物如果发芽会产生剧毒。

    写完正题,他又附书唠唠叨叨地表示,消息来自三个人,三个人提到的产量都是同样的数字,可知他们的消息也应该是来自同一个源头。所谓孤证不立,这个数字有待参考。此外随信附上三个品种的粮食以及储存和种植方法,如果对方感兴趣,可以自行尝试。

    他写的既然是奏陈,收信人自然是天家。

    全文一气呵成,尤南再动手改了中间需要避讳的字,将这帖书信交予尤复按格式誊抄,又将那本《百家杂学》也给了他,道:“你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