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七章 朝代初期的以工代赈(第1/3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咎提出来的以工代赈是个好办法,历朝历代从古到今到未来,都会用这个方法来平衡流离失所的饥民的需求、有限的粮食供给和无限的基建计划。</p>

    有一个史学观点认为,古代封建王朝的财政状况往往和时间相关,越往早期,王朝对基建的投入成本越小,越到后面越容易出现基建成本过高而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的问题。姑且认为这个论点有其合理性,那么这时候以工代赈就更显得是个不错的主意。</p>

    此时此刻的大雍正处于王朝初期阶段,这是一个向上发展的阶段。“向上发展”对李咎和现在生活在大雍、大雍周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好事,不论这个人对大雍的态度究竟是积极还是抵触。毕竟乱离人不如太平犬,一个中央王朝对这片大陆的影响力巨大,稳定的王朝显然更符合人们的利益需求。这个时期的人很少会愿意揭竿而起,因为往往残酷的战争才过去不就。</p>

    这个时期的国家一般处于百废俱兴的状态,人口、土地都很有限,这就直接决定了基建需求会偏小。城市建设、道路建设、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都相对简单,于是需要投入的成本也不高。等到后期经济高度发展,管理成本和建设成本都会成指数级增长,那时候的以工代赈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简单了。</p>

    现在,李咎提出以工代赈,那可以用来开工的地方就多了去了。随手翻翻青山县的地图,哪哪都可以修,哪哪的工事都不算特别急迫,既不需要朝廷立刻支出一笔超出预算的钱粮,也不需要瞻前顾后地挑选项目。</p>

    李咎问一手送粮一手要人是否可行,赵县丞和黄举人都觉得方法是不错的,他们自己也会做这个打算,只是这也绕不开李咎的最大的问题——粮食的合法性来源。</p>

    想将合理性归在神迹上并非不可,然而如果要用这也玄之又玄的理由,就必须解决相应的隐患:</p>

    以后人们有别的需求,比如久旱不雨、久雨不晴、地动山摇,需要神迹救命,李咎怎么办?可别说搪塞或直接拒绝,人在绝境时的欲望是难以估测的,李咎也是个人,面对一千人万人乃至一城之人的时候可有全身而退的本事?</p>

    又比如李咎用了“神迹”,事关粮食这样活人性命的重要物资,必将给李咎带来极为特殊的地位和威望,那么……朝廷怎么看他?不信佛不信道的君王怎么看他?代表天意的天子怎么对他?</p>

    黄举人和赵县丞联手把“神迹”说压死在了腹稿里。</p>

    所幸李咎并不用解决十九万斤粮食的来源,按照乐观估计,今年不用打这主意,明年再买一座荒山,慢慢地在存粮里做加法也就是了。倘若不幸其他地方的流民来青山县就食,倒也用不着十九万那么多。黄、赵、陈三家各自认领一些,只说是存粮,或说是从外地募集而来,不过多花些船只和功夫,确实能将账目抹平过去。</p>

    二人与李咎划分清楚那一笔粮食从哪个渠道里入账,若是装作从外地运来的则如何装船如何替换等等,说得有来有去,十分可信。</p>

    李咎因为对本地特别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