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八章 村霸变学霸(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咎听完了老户主和安三的叨叨,别的也罢了,只好奇老户主从哪听说的江南李家的事,甚至连“临时工”的编制都知道。

    老户主直言不讳:“那还能从哪知道,商队嘛!以前邻村的这村的跑商队不都从我们这出海,再不济也要从我们这买盐,现在不了,都去江南了。”

    李咎问道:“你们这就不想自己弄个临时工来?比如今天的这帮小子,把他们都编进去,大家给钱给粮,他们收着也问心无愧,又有规章制度约束他们,使他们不至于养肥了胆子,渐渐地走偏了路成了作恶的人?”

    户主道:“我们原也动过这个心思,算算就觉得不值当……您想,咱们村正经一年能得多少钱呢?自从行商的不从这里走了,村里也没攒下什么。”

    李咎叹了口气:“若是我有法子把盐场办起来呢?在我看来,你们现在煮盐的方法耗费过甚,若是有简单的法子,又省柴火,又能出更好的盐,自然以后又可恢复元气。然而盐场好办,守住却难,没有几十上百个壮劳力,就是有盐场,也未必归了你们。且我这里时常要调整各种技术,煮盐、养鱼养海带,未来未尝不能改造土地提高地力解决盐碱化的问题……但是,得有保证我走了之后,这里的一切能继续有序地推行下去呀。”

    老户主并不是十分相信李咎的说法:“果真先生做得成这些事情,自然村里就有了钱,有了钱就是雇人来巡守也使得,也不必强求什么临时工了。”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哪。若是学了新技术新手艺的人不肯教给村里怎么办?和外人勾结起来霸占盐场怎么办?有恶霸眼馋技术点里的俸禄和身份,虚报顶替,怎么办?这都是事儿啊。若是在城里,我再不怕的,孔郡守人极好,这里必有分寸。但是在这村里,我心中没底。是以我才问,若是你们村钱多起来,能不能动动这样的心思?”

    这也是皇帝陛下心里没底儿的原因,若是没有这些问题,他何必要谨慎地让李咎先弄个实验地出来?只要说服反对的人就行了,甚至直接绕开他们强令执行都可以。正是因为中间可以被人为操纵的太多,皇帝陛下才下令让李咎先来了城阳府。

    李咎暂时确实想不出什么办法,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论如何先把晒盐法教出去。

    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李咎把地图也画出来了。分层沉淀的盐池和高饱和的母液结晶法取盐弃卤就是这个时代最为省力、高效的办法,里面主要涉及的知识就有潮汐规律、饱和度、分层沉淀等等,最难也是最需要精准把控的其实是母液(卤水)的浓度,这个浓度结合当时的温度,直接决定最后的海盐里其他杂质的含量有多少。杂质太多的盐,那当然也不算是好盐了。

    不过即便最后产出的还是带有相当杂质含量的苦盐,其实也还是赚的。本村现在用的粗糙淋煎法又耗柴火又耗人力,哪有李咎直接刨盐田晒来得轻松省钱。

    修整了方案之后,李咎按城阳府的操作,在帛名县也来了一回。先亮身份拿下县令,然后发布告招募人手,仍然是要会认字又知道晒盐的人,如果最后能被选拔去府城的技术站,就会为之申请九品博士的官衔,若是不够资格去府城,只能留在这个村这个县里,那就是从九品,乃至没有官衔,只有俸米。

    即便如此,帛名县还是沸腾了。他们中消息灵通的人早就听说府城发生的事情,连小山已经领了官袍只等一纸任命状就可以完成个人飞升的消息都已经传开了老远。

    帛名县的人们表面上说:“府城人真是没个长远之计,一个九品不入流的小官,值当他们把前途不要了?还不知道这事能办多久哩!依我说,远不如继续读书下去,万一考了个举人呢?”

    实际上心里却在想“也不知那样的好事下一次落在哪里,怕是要落在丘泽了,那里水甜好种地。唉,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